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闫记1 刘一博2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新颖先进的教学方法接连涌现。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立体的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喜
        闫记1  刘一博2
        驻马店市第八小学   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新颖先进的教学方法接连涌现。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立体的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及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都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吸引他们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将对我们的教学活动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怎样正确地看待和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共同和谐发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数学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将原本只能通过想象和思维理解的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形式,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复杂的数学观点简单化,动态展现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强化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此给予极大的重视,并积极优化课堂中的多媒体技术,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使用的优势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是集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表达形式为一体的教学工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这一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单纯地通过教师的讲解,学习兴趣较低,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学生逃避数学学习的现象发生。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更直观地表达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图片及动画的展示,获取知识更加便捷。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在学习“角”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多个具有“角”这一概念的物体,比如,扇子、闹钟等,然后学生观察物体找出相同特征。之后将实物图案去掉后,与教材进行结合,引入“角”的定义。这一过程可以采用动画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通过简单的动画将扇子中的物体去掉,只留下“角”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多角度地观察物体,获得概念知识。
        2.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基于这一特点,可以将教学内容简单化,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细节,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混合运算”这一章节时,很多学生会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所混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用对应的动物来代替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学生通过对动物的大小认知,了解到加减乘除运算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小学阶段,想象能力也非常丰富,同时模仿能力也非常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学生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技术,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正确使用多媒体
        1.巧用多媒体技术,增添学习趣味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很多插图和例题,都是以静态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极不利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抓住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动态形式,将抽象的知识情景化呈现给学生,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而且便于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例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我教师可以利用PPT的动画效果制作“小熊背土豆”的动画:一只小熊高高兴地从地里背着10个土豆往家走,没想到布袋却破了个洞,随着小熊一蹦一跳,土豆也一个一个地往地下掉。当掉了3个时,这时候跳出教师的问题:小熊布袋里还剩多少个土豆呢?这时候,学生就议论开了:有的说还剩10个,有的说还剩7个,有的说最后一个也不剩。然后教师可以分别让给出不同答案的学生说明理由,并列出相应的算式。这种通过多媒体化静为动的形式,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解析,让学生的知识理解更加形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点在于教材知识的讲解和拓展,但是由于数学学科对于学生抽象思维要求极高的特点,对于一些知识我们无法运用言语进行解答。但知识还是需要向学生进行讲解,这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起来,将数学知识抽象化的文字叙述转变为具象化的动态演示,从而达到为学生答疑解惑的目的。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直观化,能够将静态进行动态化,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运用得当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例如:数学教学中有一个十分经典的教学案例,那就是“间隔种树”问题,两端种不种,计算式中间到底是+1还是-1,学生特别容易搞混。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的时候引入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一段具体形象的Flash动画,告诉学生,间隔种树问题的计算式中间+1和-1的发生情况。利用抽离数学模型的方法,通过视频的播放、多媒体展示,进而使学生对于“间隔”问题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进而加深知识记忆程度,让学生对于此类问题了然于心。
        在解答问题和数学知识讲解中引入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抽象问题的解答过程形象化,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3.借助多媒体深化重难点教学
        数学中有很多的概念或者定义,这些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难获得。传统教学模式下,只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以及板书,学生在理解知识上所花费的时间很多。而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取出来,一点一点地拆分开来,将所有的细节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从简到难的理解知识。比如,在学习“周长”时,对周长的理解对学生来说,会有点困难。虽然教材上有叶子的案例,但是学生在理解起来,会觉得比较难。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叶子的轮廓画出来,然后展开。通过这样的动画展示,学生更容易理解周长的定义,对周长的学习必要性也有所理解。借助多媒体,将知识拆分,然后引导学生一点一点进行理解,帮助学生更透彻地掌握知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结语: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展示了先进技术进入课堂,同时也表示了教育行业的不断前行。而在教学时,教师要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明确有哪些多媒体技术是真正适用于数学教学的,是为数学教学服务的;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学科知识的整合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能整体把控数学教学进程,找准数学知识点和多媒体技术结合的切入点,更好地保障教学任务的进程。数学教师只有“用好”多媒体技术这个工具,才能“克敌制胜”,让多媒体技术真正为教师所用;而有机地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上都有明显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骏.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67(7):38-38.
        [2]孙艳丽. 研究应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2(8):79-79.
        
姓名:闫记,出生年月:1979年5月2日 性别:男 籍贯: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 民族:汉  最高学历:专科  职称:中小学一级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姓名:刘一博出生年月:1992年5月19日 性别:男 籍贯: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 民族:汉  最高学历:全日制本科  职称:中小学二级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