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平
宝鸡市烽火中学721006
摘要:在近些年来的教育改革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教师的重视,已成为教育界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适应新的教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给予合理的分层指导,形成有效的数学教育模式,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有效提高。教师要积极分析目前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推动数学分层教育的顺利进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相应改革。在数学课堂上融入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融入分层教学方式,综合考虑班内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2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意义
2.1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由于初中数学这门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许多初中生对数学课程有着较强的畏难情绪,特别是对那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畏难情绪更加明显。这种情绪会使学生逐渐厌恶甚至放弃学习,对此,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问题,通过分层教学,在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有层次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1]。
2.2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适宜于进行自主学习。然而,当学生出现听不懂课程的情况时,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就会出现课堂上睡觉、走神等厌恶学习和放弃学习的行为。与此同时,对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也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对此,初中数学教师采用分层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既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又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加深基础好的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3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3.1 教学分层方式
(1)按学生水平分层次。学生本身的分层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前各地学校都进行了扩招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大不相同。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学生分层的时候,需要保证学生分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需要增加一些课外拓展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保证教学效果。例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分为三层,包括学优生、普通生和学困生。针对学优生,可以多增加一些课外拓展内容,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普通生则主要为基础学习,然后在基础学习之上,适当增加一些课外拓展内容;学困生本身基础比较薄弱,而初中数学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部分学生要专注于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培养自信心。
(2)教学评价需分层。
在核心素质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也应当分为不同的形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问题,并不能单纯的凭借一张考试卷子或者是一份实践报告,就判定学生的总成绩,这种考核形式较为片面。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也应当采取分层次评价的方式,这一过程应当借助于大数据才可以完成。例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互动情况,对学生的课上表现进行打分,这部分的分值可以占据总分值的20%,而课后作业的完成状况及作业的上交情况应当占据30%的分值,其余50%应当是学生日常表现、出勤率、作业量化及综合情况的考量,这种评价方式是非常合理的,摆脱了传统式、单一式评价的形式,分层评价机制能够更有侧重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对数学的掌握情况,这也是现如今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机制的常见形式[2]。
3.2 创新教学模式
初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基本上每天都处于题海训练当中,大量的习题训练之后就是教师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收效甚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创新教学模式,对于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整合学生的答案之后再下定论。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教师对于教学大纲的设计通常就是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的产生、根源,并能够准确将其运用到实践生活当中去。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这样的往往只是一部分中上的学生,部分差生很难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得越细致,就越能够突出数学学科的合理性。因此,教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数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对优等生的要求可以高一点,不仅要求他们会计算,明白其中的原理,还必须要求对这一类问题能够运用于实践,进行举一反三。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要求做到理解问题,能够应付基本的题型就行。而对于差生,教师就只能先要求掌握知识的基础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再进行目标的调整。
3.3 课后作业分层
作业设计作为对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3]。作业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及时性与滚动性相结合原则及针对性与典型性相结合原则。科学性原则是设计任何作业都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作业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内容的科学性和作业量和难度系数的科学性。其中,内容的科学性主要以作业是否正确无误、是否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反馈和延伸来衡量;作业量和难度系数的科学性在分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是对分层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作业量和难度系数的选择可以借鉴管理学中“等边三角形法则”,即以该层次学生能力、作业量和难度系数为边构建一个“等边三角形”,以保障学生作业的完成和自信心的提升。及时性与滚动性相结合原则指的是作业的布置既要以当天所学知识点为主又要和之前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针对性与典型性相结合原则指的是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学生学情又要考虑到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在分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的作业既要考量各个层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全盘衡量学习需要。由此,作业应该既锁定各个层级学生学习目标,又要突出重要知识点。
4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能够带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分层教学带来的诸多好处;同时,数学课堂上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分层教学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各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分层教学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性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从而促进教师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岳绪彬.基于核心素养打造高中数学美妙课堂[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6).
[2] 程黎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8).
[3] 杨佳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