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栋林
浙江省嘉善县陶庄小学 314105
在新课改背景下,广大教师要注重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 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此阶段的数学知识更加深入,学习难度也更大,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完善,小学生的心智正处于发育阶段, 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是激发他们潜能的最佳时期,教师必须对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教学; 高段数学; 有效性;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困扰的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出现学习困扰体现在学习效率低下,其中主要 体现在课堂效率的低下和学习技巧的无效。困扰的产生主要由于以 下原因:
1.学习难度加大,课堂时间压缩。进入小学高段学习时期, 课本知识就不再向低年级时那么简单易懂、易于理解。小学低年级 数学学习时主要是对数字的认识、基本计算等知识的学习,包括基 本的加减法、单位认识等,直观、简单,没有公式的应用和复杂的 计算,也不需要过多的学习技巧学生就能掌握。进入 5、6 年级,开始学习较为复杂的乘除法、数学规律、图形分析以及对数学工具的 运用,既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考查学生对于公式的运用能力, 学习难度加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而新课程标准要求高段数学教 学更加考察学生自主性、探究能力,因此,纯粹的教师授课时间被 缩短,学生无法实现高效的课堂学习。
2.面临升学压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小学高段数学阶段是 学生小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面临着小升初的压力。尤其是 6 年级后期,知识的综合性加强,要求复习的课程不断增多,课后作业 的增多,各种模拟、试卷演练接踵而来,形成了紧张的学习氛围, 小学学生从未经历过如此的大型考试,这在学生心理形成无形的压 力。父母、教师在耳边不断好好学习的督促,也加重了学生的心理 负担。同时,小学生大多未参加过缓解压力的相关培训,又缺乏自 主调节的意识,一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3.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高段数学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和独立思考 时间,因此学生的课堂可支配时间增多。但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 差,缺少教师的引导,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做,不会合理 安排学习计划,也没有确定的学习目标。对于一些学生,自由学习 就意味着白白浪费课堂时间,课堂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二、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小学高段数学学习时期,是学生数学生涯学习的重要时期,这是从教师指导学习向学生自主学习的过渡,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树立的重要阶段,因此,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进入高年级,不少学生面临数学知识难、不好学的困扰,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 性,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即使教师简单精炼的教学,学生也 能从中发现要点、分析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培养数学分析能力,形成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学习的低年级阶段,主要对数据的简单计算,进入高年级,学生对图形、数 学工具有了初步的认识。低年级的数学主要是数字认识和数据计算,对 学生数学能力要求较低。学好小学高段数学的知识,平稳顺利地这一紧 张的过渡时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逻辑思维,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 的关联性,有利形成数学综合运用思维的养成。
三、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掌握学习技巧,总结学习方法。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效率较低,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教学工具运用的不熟练。进入 5、6 年级,学生需要频繁的使用数学工具辅助教学,也逐渐出现一些生活 中不常见,难以产生直观认识的数据,如因数、倍数等知识,学生 学习起来难度加大。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发现学习技巧,注重平 时对学习方法的总结。如在学习小数除法时,多次的计算学生可以 得出规律: 只有个位数是0 或5 的数字,再除以 5 的时候才能除尽; 只有个十百千等位位数相加之和是三的倍数,该数才能被3 除尽. . . 在总结这些规律的时候,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规律是什么,而应该为学生 指正学习方向,辅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 象,还可以在学生心中产生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加强课后练习,熟练知识掌握。数学课堂对于学过的理论
知识进行运用练习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的课下练习,教师要认 真检查作业,对于学生问题中出现的常错、易错点进行标注,给学 生警醒。通过练习,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判断学生的 学习状况。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 存在的难点、易错点,教师课上重点讲解。教师做业的布置要做到 有价值、有内容、有重点,做到少而精,学生既能达到练习的目的,还能减少作业压力。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要想实现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做到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同样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实现多样化教学。在高段数学的 学习过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十分重要。如在学习
《多边形的面积》一章事时,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多边形的周长的 相关知识,比较不同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不同,可以加深 记忆。还可以采用类比法,运用事物、道具,用直观的真实的例 子,加深学生的认识。例如在教学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制作一张圆形卡片,其中 1 是整个圆形,1 /2 就是半个,1 /4 就是 1 /2 的 1 /2,教师随时用剪子将卡片剪成不同的部分, 让学生对分数有了直观的印象。
总之,想要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从课堂 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入手,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 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效 率的提高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提高小学 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素养,为将来数 学生涯的学习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加华. 低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措施探究. 2015 年15 期.
[2] 谢先兰. 小学高段数学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作用 ( 苏教版) . 2014 年 7 期.
[3] 王阳.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