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文
青海省互助县城东小学 810500
摘要:激励策略在这个时代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的同时,还能够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能够根据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一种推进,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且根据当下素质教育改革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激励教学策略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更加有利于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因此,在这个教学环境中,班主任怎样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又怎样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学好道德知识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所重点考虑的。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德育教育
从国家开设思想品德这一课程开课就能看得出来,德育在我国教育实践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会促使他们具有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但是,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他们正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偶尔调皮捣蛋且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因此,小学班主任只能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提升学生们学习德育的兴趣,调动学生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弃掉传统的德育教学理念,还要采用一定的激励策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且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位学生,这样才能将自身的德育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能够得到全面的有效的发展。
一、目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班主任的个人影响力过大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就是将老师视为尊敬长者,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举止,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想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先端正态度,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只有班主任自身具备充足的教学条件和完备的道德理论知识,才能培养出具备新时代的思想道德修养且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另外,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班主任即承担着德育教育的主要引导者位置,又是同一个班级内多名教师的领头人,所以,班主任对学生和其他教师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这些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行为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思想水平、人格魅力和知识的渊博度等,同样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在现实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不认真,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叛逆的时期,小学阶段的教学正是他们养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如果小学班主任的态度不认真,对待工作不积极,总是在敷衍工作,那么,小学生也会不重视这门课程。
2.老师与学生教学主导地位的错误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班主任们紧跟时代的变化,以最新兴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德育工作。在长期的德育教育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还仍然依照着传统以“教”为主的模式,而忽略了以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只是单纯的作为一名“文本知识的搬运者”,把文本知识刻板的讲述给学生,不理会学生是否理解这些内容,也不教学生怎样主动的去分析和探讨相关问题,更不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这门课程内容深奥且实践性较强,如果教师一直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降,使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始终得不到提高,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造成我国小学德育教学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有效途径
1.以真实故事实例来感化和激励学生
因小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经历相对来说比较少,他们对于事物和生活充满了好奇的心理,而且有的时候无法形成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若是班主任能够激活学生的精神共鸣和道德冲击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积极性行为。因此,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实施一种能够触动学生思维和神经的激励策略,同时还要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相機或者是智能手机拍摄生活中最真实的生活案例,使其能够带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感触,同时还要教育学生珍惜现有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再者,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方面正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每个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是不同的,思想道德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采用差异化的激励策略,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使用不同的激励方法。例如,对于表现比较差,经常被忽视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些比较简单的目标,激励学生上进,当学生取得成功之后,班主任要对其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组织管理活动中,表扬学生对课堂成就比较好的学生,使用这种差别是激励策略,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心理需求,促使道德教育能够慢慢融入到学生生活和学习当中。
2.培养学习习惯和乐趣
小学生的思想都比较简单,喜欢一些有乐趣的事物,而并不喜欢枯燥无味的课堂,这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我们可以设计出来一些简单的,具有乐趣性的,有利于提高学生智力和交际能力的教学游戏。为了达到预想的目标,我们在设计教育的时候,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相呼应,在教育中找到我们教学的影子。在这些教育当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高度配合,并且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所以在进行教育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规定和要求进的制定具有严格的标准,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对于教学的开展和教育的效果的理想化。首先,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学习思维,无法将抽象的学习问题所具象化,所以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来将抽象的知识来具象化。其次,要将我们所要用到的教学教育和教学内容完美契合,因为并不是一个教育教育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所以在选择教育教育的时候就要深入分析我们所需要的了。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想要教育教学能够在课堂中正確的实施,一定是要有一定的先决条件的,比如,课堂硬件设施,老师的信息素养等等,这些都是能够满足教育中开展教育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这些条件满足了以后,教育教育的进行才真正开始了他的作用,调动小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性。
结语: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时,小学班主任要及时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理念,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德育课堂当中来,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且班主任可以通过心里的激励策略来提升小学生对德育教育知识的理解,从而来大大的提高我们国家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另外,未来具体的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仍在不断的研究,但是这条路是为孩子们的未来着想是没有错的。
参考文献:
[1]潘新意.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98-199.
[2]肖玉菊.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A]. 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姓名:李俊文 出生:1970.10.04 性别:男 籍贯:青海省互助县 民族:土族 学历:本科 职称:高级 研究方向:班主任工作 邮编:810500 单位:青海省互助县城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