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英
常熟市董浜中学 215500
摘要:翻转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有效分类不能理解或已经理解的问题,进而产生独立学习与自主探究的兴趣,获得积极的学习认知。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不仅能创新变革实验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翻转课堂;应用
化学课程是中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强调以实验为基础,借助直观的化学反应现象进行反应原理和实验过程的讲述,以此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化学成绩,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实验预习
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时,应该注重实验预习阶段的运用,即:对学生自学内容加以明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视频和学习内容,着重体现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视频观看效果。换言之,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加以重视,收集与实验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视频的制作,以此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实验、主动学习[1]。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例,要想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加以了解,知晓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在上课前应呈现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视频,鼓励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加以熟悉,标注实验中的不懂之处,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探究,互相解答疑问。当然在教学实践环节,教师要注重视频的制作,以学生课前预习环节对知识掌握的难易程度为依据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完美过渡。
二、利用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自学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师不再只局限于指令的发布和实验的演示,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有利于转变师生的课堂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具体来讲,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环节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录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设计或观看实验方案,自行动手实验,认真记录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和解答这些问题[2]。以“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为例,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好教学视频,通过多个小视频的制作方式来呈现粗盐的溶解、称重、蒸发、研磨、过滤等步骤,要求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来了解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或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如烧杯、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铁架台、滤纸、粗盐、玻璃棒、漏斗、量筒、托盘天平等,并提出问题:采用何种方法能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加以去除,从而得到精盐呢?需要哪些步骤?各步骤使用的用品和仪器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视频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学会自行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并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点学生,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利用翻转课堂,把握实验节奏
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优化调整学生学习的流程,从整体的角度把握学习的节奏及方向,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秩序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将相关的实验内容添加至微课视频中,让学生发挥出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结合实际学情进行慢放、回播、暂停等,积极参与到实验探究活动中[3]。以“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为例,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接触很多的溶液,如盐水、料酒、食醋等,并且化学实验也会用到许多溶液,如氢氧化钠、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硫酸等,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视频内容,即: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等溶液酸碱性的步骤及方法,利用pH试纸对溶液的酸碱度进行检验,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让学生在观看中进行思考,加深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记忆。接着,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取紫罗兰、月季花、牵牛花等植物的果实或花瓣,将其放在研钵中进行捣烂,在此基础上加入酒精进行浸泡,过滤浸泡出的汁液,从而得到指示剂,然后分别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稀硫酸中,对其颜色的变化进行观察,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溶液酸碱性的原理及检验技巧。
四、利用翻转课堂,实施分层教学
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多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案,无法兼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实际学情,加上学生在思维能力和化学基础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翻转课堂的运用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的优势进行分层教学,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实验学习内容,确保学习的高效性[4]。以“燃烧的条件”为例,教师可以从具体的实验内容出发,制定延伸模块和基础模块的相关视频,其中基础模块多为物质燃烧实验的方法和流程,旨在让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及过程加以了解,知晓燃烧所需的条件;延伸模块则是一些有趣实验的呈现,实验难度较大,如白磷自燃、滴水点灯等,旨在让学生对燃烧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如木炭、木条、铁丝、白磷、钠、纸条、石块、铜片、水、砖块等,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结合实际知识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来探究实验,更好地掌握燃烧的条件。
结束语:
总之,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将其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需要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巧借翻转课堂进行实验预习、引导学生自学、把握实验节奏、实施分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化学思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建宁.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20,(11):97-98.
[2]石岩霞.浅谈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赢未来,2018,000 (013):P.252-253.
[3]陈君.试论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印象,2018,000 (004):P.180-180.
[4]夏中伟.翻转课堂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J].新智慧,2020,(1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