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精神关照下的美术区域活动 ——只有自由自主,才有愉悦创造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焦佳慧
[导读] 我园市级“十三五”规划课题《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多元美术区域活动研究》立项之初,
        焦佳慧
        陆军工程大学海福巷幼儿园210007
        我园市级“十三五”规划课题《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多元美术区域活动研究》立项之初,对幼儿美工区的活动组织与设计我很有兴趣。美术,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部分,其关键能力是创造力。如果说,高结构的美术集体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的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提供机会和空间。那么低结构的,更为自由的美工区域,就更应该是孩子产生丰富创意的“梦工场”。
        因此,我常常回顾自己班级的区域活动实践,我的孩子是否有创造力?孩子在怎样的状态下,才会自然的萌发出创造?我们作为老师,要怎样支持?这两年来,我和课题组的老师们一起思考、探究、实践,也有不少收获和感悟。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两个我们班孩子美工区里的小故事:
        我们班孩子对《小猪变形记》这个绘本很感兴趣,这本书是最受欢迎的绘本之一,孩子们常常三两成群,讨论其中小猪变形的有趣情节。恰逢六一幼儿园有戏剧节活动。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商量,一致决定,将《小猪变形记》搬上舞台,成为我们班表演的剧本。经历了情节的回顾,剧本的设计,相关舞蹈动作的编排之后,我们开始面临一个问题——如何让我们更“像”剧中的角色?孩子们纷纷表示,我们需要服装,我们需要道具,每次徒手表演,真的“太不像”了。
        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小猪,是不是要买个小猪衣服啊!”“我觉用个面具也行,我家有猪八戒面具行不行?”“我觉得弄个高跷!小猪学长颈鹿不是踩高跷么?”……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我们一致认为,有些东西,可以买,有些东西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在哪里做?美工区成了大家毫无疑问的选择。“美工区有胶带,有剪刀,有好多材料,我们就在那里做最方便了!”孩子们如是说。于是,我们班的美工区原本在制作的内容就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孩子们制作表演道具成为了美工区活动的主要任务。
故事片段:
        我们要一个大翅膀!“我们要一个大翅膀”孩子们把家里跟翅膀相关的物品都带到了班级,成品较为集中的是蝴蝶翅膀和天使翅膀。孩子们争议也随之出现了:“这是蝴蝶翅膀,又不是鸟的翅膀。” “这个白色的翅膀不像鹦鹉,鹦鹉是彩色的。”我故意追问到:“要不要做一个?”几个女孩子很兴奋的说:“好呀好呀,我们做一个大一点的彩色翅膀。”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做翅膀需要哪些材料,小朋友收集完意见以后,大家又开始收集材料。
        多大的翅膀合适呢?收集来的底板材料有纸、硬纸板、泡沫板、羽毛等,因为硬度的关系孩子们最后一致决定用泡沫KT板来制作,孩子们开始在板子上画翅膀,可是画了好几个之后,因为大小问题都不太满意。于是向我求助~~~我问:“你们给谁做翅膀?可不可以让他来比一比量一量?”几个小女孩把扮演鹦鹉小猪的小男孩喊过来,睡在了板子上,比划起来。这时,我们一起蹲在他旁边,商议着到底要画出多大的翅膀才合适。
        谁的羽毛更好看?底板结束后,孩子们为羽毛又出现了争论。对于羽毛的颜色,出现了两个派别,他们各有想法,互不相让。

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我给了他们一个建议:“要不分组?一组做浅色的,另一组做鲜艳的?”这个办法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于是他们就从分拣颜色开始。
        粘贴羽毛我在行!在粘贴羽毛的时候,孩子们试用了胶棒、点胶,角色粘贴不牢,而且速度太慢,后来呢用双面胶试了试,觉得非常方便,开始还是贴一条,粘一条,后来为了方便和快速,他们干脆把双面胶全部贴上去之后,再开始粘贴羽毛。孩子们慢慢在实践操作中摸索出了最快最合适的方法。而且他们粘贴羽毛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运用到了数学里的排序、对称等一些方法。
        让翅膀更好看!很快,天使的翅膀做好了,孩子们激动地环绕一周的时候,有一个孩子观察特别仔细,发现了一个问题,翅膀的羽毛只有一面,不好看。小鸟的翅膀是不是只有一面呢?孩子们又再次观察图片,了解到,翅膀的羽毛应该是双面的,但羽毛也是所剩无几了,怎么办?孩子们发出自己的见解,大多数的孩子觉得两对翅膀合并在一起,解决了之前的问题,而且羽毛变多了,颜色变得更好看了。就这样,小猪的翅膀终于做好了~~~~
        我们班的戏剧演出非常成功,孩子们穿戴者自己设计的服装,使用着自己的制作的道具,格外有成功感。而我作为教师,回顾这个过程中,美工区里发生的这些故事,我有以下几点很深的感受:
一、自主确立的活动主题,有利于幼儿创作兴趣的持续保持。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班美工区要做什么,这个主题是基于幼儿的需要,由幼儿共同商讨确立的。正因为这个主题来源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也充分尊重了他们的自主性,孩子们有主人翁的感觉。不再像传统美工区一样,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美术任务。而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在努力。所以他们能够在持续的区域活动中,保持高度的探究热情和专注力。
二、自由挥洒的活动方式,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激发。
        从绘本上那个平面的翅膀,演化成能上舞台表演的真正的翅膀。孩子们没有具体可模仿的对象,他们需要调动生活经验,回忆生活中见过的玩具翅膀什么样子,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看看翅膀都还有哪些造型和设计,然后变成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是按教师给的步骤在制作,而是不断的形成自己的设计,尝试自己设计,调整自己的设计。这,难道不就是创造力萌发的前提吗?作为美工区,我们要允许,并支持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和设计。
三、多元而及时的材料支持,有利于幼儿创造想法的实现。
        在自由挥洒的背景下,孩子们萌发出很多想法。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支持,这些创意和点子可能就稍纵即逝。孩子们的兴趣是很容易转移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次感受到多元材料提供的重要性。正因为我们班级本来就有多种形式的材料,孩子们一旦有创意就可以马上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我们孩子日常就和这么丰富的材料打交道,他们才能够萌发出不同的翅膀设计想法。由此可见,材料的多元也是支持幼儿美术创意的重要一环。
四、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教师应“退居二线”。
        当我真的做到尊重孩子,当我的孩子们自主、自由的、投入的在进行美工创意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教师可以适当的在区域活动中“退居二线”。做一个好的观察者,观察他们的需要。做一个好的支持者,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做一个好的合作者,和他们一起探究,一起设计,一起成功,一起分享创造的喜悦。我的教育实践,也变的更加愉悦。而这自主、自由、创造、愉悦的过程,不恰恰就是游戏精神的体现吗?
        在美工区域,让人惊喜,也可以发人深省,在过程中,我们用照片、文字、视频等记录过程,来促进幼儿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路走来,一路收获!我们应当继续前行,期待更精彩的故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