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
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九中学 414000
摘要:在初中教育体系中,体育学科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对发展学生的体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新课改当中提出了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教师也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和变革,在落实课改目标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教育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具备符合社会和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实现真正意义层面高效教学。初中体育教师可从多方面创新教学,聚焦核心素养,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我国的教育大多着重于传授学生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今社会的需求,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要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但要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综合能力,因此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相比,不仅能教授学生相应的学科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生动情境
体育文化博大精深,体育学科当中的教学种类也是丰富多样的,但是,在开展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等内容的讲解,造成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不佳的现象。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当前体育课程的教学环境也向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所以,教师也应当积极应用媒体技术,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逐步认知体育文化的内涵,实现体育文化素养的发展。
(二)开展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做好学生分层和目标分层。学生分层是教师开展分层教学不可缺少的步骤,直接影响分层教学实施效率和质量。初中体育教师不能单纯凭借日常测试成绩划分小组,而是需要通过实际调查和课堂教学反馈掌握每个学生身体情况、能力水平、知识水平、运动潜力等各种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其次合理设置分层目标;无论哪个学科教学都需要科学合理的目标作为支撑,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对于分层教学而言,划分目标层次能提高使每个层次学生学习更有效率,更是提高分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可结合学生分层设置不同目标,使每个层次学生聚能参与其中。
(三)采用游戏教学形式,培养学生情感和品格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成绩并不是素养的全部,学生态度也是体育素养形成的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体育兴趣作为出发点进行设计,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感受快乐,进而可以真正爱上体育锻炼,提升学生体育情感。并且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借助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全身心融入其中,锻炼学生顽强意志力,以小组游戏竞赛形式还可以提升学生团结意识和拼搏能力。通过不断训练和学习,学生可以形成良好情感品格。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良好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挑战性内容,针对性学生品质和能力进行培养,采用团队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提供符合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情感,采用游戏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四)探索体育课堂多元教学,寻找体育课堂高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每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都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指向性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不仅应该有最新的教学理念、与众不同的新视角、自我践行的新观念,还需要探索能够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途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在教学思想上,传统教学模式是“主知主义”“教师为中心”,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的。在培养目标上,教师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的成长。不言而喻,传统教学模式在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探索采用多种模式开展体育教学是落实新时代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掌握不同的体育教学理念,分析不同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哪些方面更有利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探索适合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新路径。
(五)通过体育竞赛,强化学生参与
竞争意识是体育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核心素养中的体育精神这一项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进行了要求。同时,初中生自身带有强烈的好胜心,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到其中蕴含的体育竞争精神,从而在顽强拼搏、勇于对抗中,逐步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质。此外,利用体育竞赛的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胜负欲,使得学生在追求奖励和胜利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竞技比赛之中。
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和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课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能让学生高效掌握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呈现全新的课堂氛围,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金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0):115-116.
[2]徐敬恩.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9):127-128.
[3]李洪涛.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