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哲锋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322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加大,在中职院校中电气自动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创新更改。根据专业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在电气自动化教学教学中,应用现代学徒制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能够借助中职院校与企业相互联合的形式,利用双导师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中职院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为电气自动化教学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因此,本文主要对中职电气自动化教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分析,旨在运用现代学徒制来改善电气自动化教学学生的人才培养路径,让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应用电子技术学生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培养
引言:现代学徒制作为中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教学的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让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之间相互关联,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专业性综合实用性人才。现代学徒制主要能够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合理利用企业实践来加强学生技术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将专业课程与未来职业工作有效的结合,从而在教学中能够实现教学与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校教学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完美共享,从而达到教学与产业发展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中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1人才培养应用价值
在中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教学的人才培养路径中,运用现代学徒制,其应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现代学徒制在学生人才培养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以学徒与学生的形象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能够让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跟随企业的师傅学习应用电子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样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实践接轨,让学生不仅仅能够在学校学习知识,同样也能够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二,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人才培养中,运用现代学徒制能够让学生在学校的教学与未来工作实现接轨,从而避免传统的学校教学重视理论,而不能够满足社会实践经验的状态,因此现代学徒制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教学有效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三,校企双赢。将现代学徒制运用到中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教学,能够在校企开展的合作基础上,让专业学生的知识学习不仅仅受制于课堂教学,借助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优势,让专业学生能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实现共同培养,从而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得到有效培养,促进学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学徒制能够将学校与企业的双方优势有效结合,实现学校企业共赢的局面[1]。
2现代学徒制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2.1完善课程体系
在中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人才培养路径中,应用现代学徒制,需要重视课程体系的完善。在运用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到企业进行较长实践的实践学习,因此在课程体系上,需要结合学生的的情况进行完善。让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够辅助实践,同样也让实践能够辅导学习课程知识的运用。
在完善的课程体系中,学校需要充分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情况与企业的情况,来进行课程体系更改完善,从而保证符合学生的实践发展,让双导师教学模式能够发挥最大作用,从而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好的培养效果[2]。
2.2重视校企合作
在中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人才培养策略中,应用现代学徒制,需要学校重视校企合作。由于校企合作模式作为现代学徒制的前提条件,校企合作模式往往影响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开展。因此在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到人才培养策略中,需要重视校企合作模式,学校需要结合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当期电子技术应用企业的调查,选择信誉高运营好的企业实现合作。同样在中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实现双向考察,从而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在双方达成合作共识中,需要明细双方的义务和权利,从而保证校企合格的顺利开展,确保现代学徒制能够应用到中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人才培养教学电气自动化教学[3]。
2.3完善评价体系
在中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人才培养途径中,应用现代学徒制,需要完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对现代学徒制进行评价考核是检验成果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实践活动开展中学校需要结合企业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现代学徒制实践进行综合考评,从而有助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新模式的良好运用。完善评价体系需要根据相关的企业和实践标准进行综合考评,通过对学生的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进行评价,有助于后期实践活动开展的针对性能力培养。同样完善的评级体系必须保证评价的公平和准确性,针对学生在企业现代学徒制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考评,从而为学生的应用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保障[4]。
2.4重视导师队伍建设
在中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人才培养中,应用现代学徒制,需要加强现代学徒制导师队伍的建设。由于现代学徒制作为双导师教学模式,因此在导师队伍的建设中,不仅仅需要学校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电气自动化教学的导师队伍,同样也需要企业加强导师队伍综合能力的提升。导师不仅仅只局限于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传授,同样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己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解决[5]。加强现代学徒制导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导师们能够严格对待学生学习,确保是高素质高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在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技能提升中,教师借助定期的培训与经验交流,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加强现代学徒制的导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带队实践能力和企业师傅的实践操作引导能力[6]。
结束语:由此可见,在对中职电气自动化教学的人才培养,需要合理运用现代学徒制进行教学,需要重视校企合作模式,加强课程体系的完善,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辅相成,从而加强学生的专业水平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下,电气自动化教学的实践经验都能够得到有效积累,从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俊玮.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20(24):237+240.
[2]李雪峰,陈晓军,刘海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3):27-31.
[3]林彩梅,黎一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及运用[J].高教学刊,2020(27):159-161.
[4]宋娇.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4):199-200.
[5]李英豪.如何在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职业,2019(07):94-95.
[6]张帆.论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策略研究[J].电子制作,2014(22):133.
作者简介:周哲锋,1993年5月,男,汉,浙江德清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电气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