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相关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薛涛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体育是中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科目,
        薛涛平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冶建学校   041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体育是中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科目,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积极引入体育游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
        引言
        体育游戏源于实际生活,在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运用体育游戏至关重要,其可以调动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学生在体育游戏活动当中更好的锻炼自己,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成效,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
        1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分析
        1.1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游戏的方式十分丰富,不会被器材与场地所制约。现阶段,体育游戏被广泛运用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可以发挥准备作用,保证体育课程的顺利展开;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初中体育课程当中,并且让学生养成参与体育课程的良好习惯。体育游戏主要是通过兴趣指引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无论是何种体育游戏都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这样的体育活动当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愉悦感与成就感,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1.2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行培养
        体育游戏的开展形式多为集体分组,而集体由学生共同组成。每个人均以能够为小组争光而感到自豪,为自己的失利而感到愧疚。把集体性游戏引入体育教学中,可对学生的自律行为予以充分培养,而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团队凝聚力在个人与集体的配合中也能够得到明显增强。
        1.3寓教于乐,传播体育精神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孩子成为每个家庭的中心,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爱将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家庭教育较为普遍的缺失使得教育的重担集中于学校。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更多的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相对忽视了其德育教育精神世界的养成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育学科兼具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活动中贯彻体育精神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这一特点,丰富课堂形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寓教于乐,将体育精神中的坚持,奋进,团结合作,友谊,公平,责任,规则等理念传递给他们使之内化成为他们日后的行为规范,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2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改变同学们对体育教学的传统认识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第一步就需将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的看法改变,使他们对体育有一正确认识,即其不只是单纯的进行跑步、做操,还可从中收获到快乐。让学生从对体育的固有认识中突破出来,重新认识体育,通过体育游戏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兴趣。比如,教师可在体育课上,以体育游戏的形式来设计同学们需要掌握的体育技能,借助言传身教把体育游戏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使之一边做游戏,一边把体育技能掌握,促进其体育素质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体质不断增强,而中间的过程并非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可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体育知识教于他们。对还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爱玩心理,所以体育游戏对他们吸引力较大,其能够使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进一步增强,让其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2.2在准备环节设置游戏,激活学生身体机能
        体育课的准备环节是课前热身环节。热身环节设置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身体机能,使学生的身体能够适应接下来的运动状态,避免因直接、剧烈的运动而造成肌肉拉伤或其他身体损伤的状况,因而是体育课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初中体育热身环节,教师往往采用慢跑或是做操的形式进行,方式比较单一、乏味,长久下去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而运用游戏进行课前热身则能解决这一问题。富含趣味性的游戏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高质量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3游戏组织和安排
        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前,必须对游戏的名称、流程、方法、规则、评比标准等进行讲解。学生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也必须第一时间进行解答。此外,在进行体育游戏时,教师必须要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因为体育游戏是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的,在体育游戏期间,教师既要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学生游戏期间必须对问题进行及时的补充说明,以此促进游戏的顺利开展。在游戏期间,如果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那么教师就必须第一时间对违规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同时,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时也必须做好裁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游戏取得良好效果。裁判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教师担任,如果游戏期间出现了某些问题,那么就可以让学生来协助教师开展裁判工作,从而避免裁判人员不足的情况发生,并确保游戏过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
        2.3教学结束环节应用体育游戏
        在初中体育课程快要结束时,教师要运用体育游戏结束此节课的学习,在此阶段当中,教师不需要为学生设置强度比较大的训练活动,由于多数学生已经经历了整节课的训练感觉十分疲惫与劳累,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安排较为轻松体育游戏,这样可以让学生放松,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平静。教师要安排团体体育游戏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在体育游戏活动当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因为荣誉参与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当中运用体育游戏能提高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到放松,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2.4制定正确的游戏评判机制
        游戏评判机制需要根据具体游戏的类型与内容制定,在计数类型的游戏中需要考虑合格的标准,明确这一点后才能保证游戏的公平性。而在计时类型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也需要考虑抢跑、绕路、抢道等犯规活动的处罚。在奖励获胜队伍或个人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对游戏活动中表现出闪光点的学生进行鼓励或嘉奖。在短跑计时比赛中,有些学生照顾受伤同学;团体活动中,体现了不抛弃不放弃精神;虽然没有获胜,但是一直坚持不懈努力等。对这些胜负之外能够体现自身素养及体育精神的学生,也必须给予正确的评价。这样才能够保证游戏教学真正为素质教育服务,符合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比如,运用奖罚制度,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比赛,规定好游戏规则,犯规或输的一方要进行惩罚。让输的一队表演节目或唱歌等,赢的一方要进行奖励。教师在评判的过程中应该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评判分数,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新的认识,了解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
        结语
        体育教学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有趣的小游戏可以有效降低课程难度,使其可以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激发参与的积极性,释放自己在学业中面临的压力助力其身心健康发展。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参考文献
[1]秦鹏飞.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沈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3):172.
[3]李兆强.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J].中国校外育,2018(25):20.
[4]胡勇.关于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8(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