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军
山东省肥城市查庄矿学校 山东省肥城市 271612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和培养积极向上人格的重要时期,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体育作为小学阶段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学科也在不断的进步发展。赏识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和成功给予关注和赞扬的教育,这是一种以信任、理解、尊重、激励为思维模式的新型教育模式。赏识教育是通过认识差异,尊重差异,运用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缩小差异,促进差生转化,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本文通过对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内涵进行分析,提出落实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对赏识教育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一、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最根本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来自教师和大人的评价。他们的心灵是敏感和脆弱的,他们渴望得到成年人的肯定,需要成年人的鼓励、欢呼和掌声。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赞美,一个关心的表情,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鼓励。教师通过关心、赞扬、欣赏,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结果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大于智力因素[1]。
2、教育的理论基础
赏识教育是情商教育的基础,这是一种承认差异并允许失败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紧密地抓住了情绪因素,因为在兴奋状态下,人的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的激素,它会刺激神经细胞的活动,产生愉快的感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赏识教育就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它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于那些达不到老师预期要求的学生,应该给予同样的赞赏和赞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二、赏识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信任的心态和思维,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并且在教育过程中,牢牢把握住这一点:对学生在发展方向上所表现出的优势和进步给予客观公正的肯定和赞赏,使之燃起希望的星星之火,让受教育者在“我能做”和“我很棒”的感觉中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是中国青年研究中心教师周红老师倡导的一种以欣赏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欣赏教育是允许失败和认识差异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败,要相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有成功的最后一刻,要善于帮助学生在跌倒后站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享受失败。正是这种允许失败、不惧失败的观念和实践引领着学生走向成功[2]。
2、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德国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当他在学校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天赋,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所以经常考试不及格。然后偶尔发生一些事情,他的潜力就被激发出来了。那天,他出乎意料地解决了老师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让他觉得自己像个数学天才,结果,他成了学校里数学方面的好学生。欣赏教育的奥秘在于唤醒学生,推开压在无形生命上的自卑石,让学生的潜能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3]。
3、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赞扬和鼓励,批评也是赏识教育理念的一部分。赏识本身是学生最渴望的精神需求,但在赏识教育中,教师既要认识和鼓励学生,又要实事求是地批评学生。当然,批评是针对事物而不是针对人,你不能仅仅为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就全盘否定一个学生。批评赏识教育应该给学生一种感觉,你仍然是最好的学生,错误不要紧或失败不要紧,相信自己,我们可以纠正[3]。
三、在小学教学中落实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赏识教育的意义,把握其内在价值,是实施赏识教育、切实提高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的关键。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其他科目即使是在学生基础不太好的情况下,通过后天的努力仍然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然而小学体育课程中,先天良好的身体素质占了很大的优势,因此谈到体育,很多学生还没有开始尝试就宣告放弃,难以形成终生的体育意识。而赏识教育就是认识差异,尊重差异,进行多元化评价的教育。
运用赏识教育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一个国家的生存需要凝聚力,一个有凝聚力的队伍是战无不胜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通过凝聚班级的正能量,课堂就能激发学生的进步;有凝聚力就是有向心力,使学生能够主动、轻松地学习。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还需要赏识教育,通过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建立一个有凝聚力的课堂。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学会赏识学生,更要教会学生赏识他人,因为赏识他人的广度和层次是一种良好的素质。如果一个孩子赏识他的同学,他就可以真诚地关心他的同学,团结并向他的同学学习,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消除嫉妒、敌意和冲动。在教师的指导熏陶下,孩子们学会了赏识他人,有时是一句赞美的话:“他跑的真快呀!”;有时这是一个感人的手势;有时是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在相互欣赏中,不但能肯定别人的优点,树立好榜样,激励自己,而且还学会了谦虚,懂得了团结,这大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四、赏识教育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际应用
1、运用欣赏教育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潜力,他们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和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通过学习和教育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实现自我教育。老师,只有通过立足学生,关注学生,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小亮点,充分挖掘小差异,在此基础上,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发展他们的个人技能,提高他们的毅力,发挥他们的个人潜力,最终以积极的态度走向成功[3]。
2、用赏识教育转化体育特困学生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说一些美好的话语;它应该能够点燃学生内心的火花。因此,实施赏识教育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教师要进行持续的观察、理解、帮助,每次都认真发现学生的进步。赏识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赞美、鼓励的语言,也可以是关怀、友好的行为,甚至是欣赏和赞赏的眼神。从不踢足球的孩子,偶尔会有出乎意料的临门一脚,投篮总是不准的孩子偶尔罚篮做的非常好,对普通人来说似乎微不足道,但作为老师一定要努力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亮点,给予孩子必要的肯定和鼓励。
3、发现并培养学生赏识他人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校的任务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和完善性格。然而,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强调科学和文化学习,过多的衡量一个学生的成绩,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自卑,甚至是自我放弃,使得一些成绩处于中低水平的学生身上遭受一辈子的痛苦,教育的效果是不全面的。如果教育者改变从各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建立自信,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其他的事情,这样的教育更有效。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想办法为每个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来展示自己,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学会从活动中欣赏自己,树立自信,增强进取心。
五、结语
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有了健康的体质才能谈未来的发展,因此切实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是大势所趋,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学生之间的差异现象一直存在于教育中,也是教育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而赏识教育也为我们改造学业困难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赏识教育既可以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在教育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在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特别是对小学基础的教学,转化学生间差距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郑中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122+112.
[2]郭新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6):83-84+108.
[3]杨春.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