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平祺君
[导读] 随着幼儿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的理念在普及、教学实践在改观,但是,
        平祺君

        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中心幼儿园    


        [摘要] 随着幼儿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的理念在普及、教学实践在改观,但是,现状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对美术教育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梳理与再思考,清醒地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关键词]  学前儿童   美术教育   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领域的基本精神是向传统的艺术教育的挑战,要在全国范围内建树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并要求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新型的、科学型的艺术教育。 而作为幼儿艺术教育中一方面的儿童美术教育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
一、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要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的美术素养教育。儿童的美术素养,涉及他们对美术作品及环境、生活中的美的事物的感知、喜爱和初步欣赏,他们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对工具材料的积极探索和操作、对作品的大胆想象与表现,对自己和同伴的创作过程与作品的表达、交流意愿和评价等方面。其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启蒙性质,重要的是帮助幼儿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喜爱和从事美术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和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想法。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家罗恩菲尔德在《创造与心智成长》中提出:“美术教育并不是教人画画,其作用通过造型训练,促进人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如何利用视觉艺术这一手段来进行人生教育,发挥每个儿童的能力和创造热情,认识自身价值,引导儿童去发现美,感受美,形成健康的人格,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也正是我们学前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1.在教育目标方面,出现两个误区
        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便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其二,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的重要部分,没有本身的独立体系。殊不知美术教育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领域,它的任务是既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又培养儿童的审美心里素质,帮助他们学习用美的眼光来把握世界。
2.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
儿童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在儿童作品展览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形象。固然,学前儿童从自我中心转化到以客体意识为主的过程中 概念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也发现教师、家长在这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往往采取简单的临摹方式,用孩子的手,画出期望的画,不断的临摹,造成儿童思想僵化,失去了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
        在美术教育中,用简单的几何形体作为标准模式,给儿童临摹学习,让其画出各种形状。教师是美术活动的中心,教师提供的形象是孩子们的典范 , 培养出的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式样,没有“自我”和“感觉”,扼杀了孩子潜在的创造力和自我创造意识。
        三、当前美术教育观念的对策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观念
        美术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情商方面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使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日益显出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那么我们应该确立怎么样的美术教育观念呢? 1.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作用,确立广义范畴上的“大美术”教学观念,美术教师必须走出“美术教学就是教会学生画画”的误区,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实例,让每位儿童懂得学习美、懂得美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2.精心呵护儿童的好奇心理,确立着力于培养儿童创造想象力的教学观念,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强,写实力差,是儿童的共性。他们尚不能以理性去认识,而是凭着想象去认识世界,虽然这种想象往往幼稚可笑,但这恰恰是他们闪光的地方。新时期的美术老师应当给予积极的鼓励、引导、激发,并加以精心的呵护,为儿童早期心智的开发和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3.激发和保护儿童的创新意识,确立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观念,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应给儿童这方面一积极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经过提示和暗示,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敢于表述自己的奇思异想,并将其创作到画里面。4.重新认识儿童画的艺术种属性质,还儿童画以本来的面目,确立儿童画真正“儿童化”的评价体系。
        (二)对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内容的思考
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一般来说,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呈现优于以技能或操作种类为主线的呈现,后者容易导致教育教学中对技能技巧的过分看重,或以单一的操作类型限制幼儿多种方式表现的情况。
而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的主题为线索呈现课程内容,可以把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初步感受和欣赏、对各种基本操作方法和表现技能的探索学习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课题的需要,自然地渗透到每一次具体的活动当中。
课程内容应涉及幼儿美术学习的各方面,兼顾各种操作类型。学前儿童的美术学习大致可包括欣赏和操作两个方面,操作又可分为绘画和手工两大类。因此学前儿童的美术课程应力求兼顾绘画、手工、欣赏等各方面的活动。
        多样化的工具材料和多种操作类型的尝试,帮助儿童不断产生好奇心和保持新鲜感,刺激儿童的操作欲望,是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一直保持兴趣的重要方面。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操作表现的可能性,将这些操作类型以及其中涉及的技能技巧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作循序渐进式安排。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给予幼儿亲身体验的机会。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李英利. 儿童美术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河南教育[J]
[2] 翟瑞环. 儿童美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林区教[J]
2006 年第 3 期
[3] 邱云 . 论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 .学前教育研究 [J]
[4]赫伯里德(英)著,吕延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