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伟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 256805
摘要:当前,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同样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基本上所有学校都配置了计算机教室以及多媒体教室,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本文中,将对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入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加以研究,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一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自主学习策略,并重点讨论了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希望本文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培养初中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1.1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其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教学中所应用的多媒体设备,还是购物逛街所使用的支付软件等,和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面临的着绝对的信息化挑战,只有保证自身有着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坚持自主学习,才可以将自身的知识储备丰富化,用更好的状态来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1.2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信息技术所囊括的内容非常多,其中有网页设计以及软件开发等,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兴趣来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项目进行学习。这样,除了可以将自身的知识储备扩展,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特征,从而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
2信息技术学科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上并不均衡,加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特征,因此不仅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也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自主学习成为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主要方式,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适合自主学习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换代,因此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也同样需要随时更新学习的内容。此外,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开放性,也在客观上要求学习者不断提升自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梳理终身学习观念,从而更好地更新信息技术。所以,自学模式更好地迎合了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发展性特点,较为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
(2)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和工具性促进自主学习
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信息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工具性,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掌握其基本操作,如各种快捷键的操作等等,而这也同样是信息技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而自主学习的方式,显然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3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自我学习策略
3.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初中生的特点就是对于一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也乐于接受一些新事物。多媒体课件特点是融合了图像以及音视频等,课件中可以插入动听的音乐,再结合图像,对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变化和形成可以生动的呈现出来。
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充分体现,能够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激发,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并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2强化学以致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工具性,而且学习信息技术最终的目的也同样在于通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以,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应用,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
3.2.1加强应用,鼓励学生们以创造性的方式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出发,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创造性的方式开展自学活动,始终是当前阶段强化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如在初一学生接触了一段时间的信息技术课程之后,可引导他们全程自主完成一个简单网页的制作,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可播放的视频短片等,都是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创造力的可行方式,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强化也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3.2.2整合资源,为探究性自主学习实践提供引导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信息技术课程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学科的内容。所以在,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首先明确信息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带领学生们开展探究性的自主学习。如在学习 word快捷键、屏幕切换、图形插入等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 word 写作文,熟悉各种快捷键,并结合文章内容将各种图片插入其中。这样一来,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对信息技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能够强化其语文素养。
3.2.3鼓励合理竞争,以小组学习模式强化自主协助学习
信息交流能力始终是当前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首先为学生设置一个任务,然后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以此为基础开展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协助学习活动,并根据小组学习成果进行评分和排名,引导学生们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3.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
3.3.1要教会学生听课
听课作为学生在学习当中对知识获取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主要都是重难点知识,学生为了能够学好,学深,就需要对认真对待每节课。只有学生认真听讲,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掌握,这样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需要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认真的听,还需要确保同学之间能够做到交流和发言,尤其是需要对同学发言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独特想法,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
3.3.2 要教会学生观察
通过相关研究,人类在对信息获取中 83% 来源于人的视觉,所以,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习惯进行培养显得非常的重要。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更多的创造机会,以此来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效培养。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教师的演示以及相关作品的展示等,需要使得学生可以保持一定的专注度,对教师和同学的每个操作都需要认真观察,从而为自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3.3要教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在课堂教学当中,只依赖于听课和课堂笔记是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进行培养。有效引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且对可以反思。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需要和老师的思路一致,重点听老师采用何种方式以及技巧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设置相应的疑问,使得学生对于学习保持一定的好奇心,也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来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对每个学生自身想象空间很好的发挥出来。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和互联网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对初中生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为了能够使得学生更加的具有竞争力,就需要在当前的时代发展中不断探索,教师就需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合理调整,重点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亮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旬刊,2019,(30)
[2]李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J]文理导航,2016,(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