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史玉环
[导读] 《搭船的鸟》选自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史玉环
        黑龙江绥芬河   绥芬河市第二小学   157399
        《搭船的鸟》选自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文章结尾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题激趣,“搭”字入手。
        1.师:同学们,这个字你认识吗?(课件出示“搭”)
        2.谁来组个词——“搭船”“搭车”,谁能用这刚才的词各说一句完整的话呢?从刚才大家说的句子中,我们发现无论搭车还是搭船,主人公都是人,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认识一个搭船的特殊乘客,那是一只鸟。请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教师板书,“搭”字左右结构,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右面的撇穿插到提的下面。“船”字中“舟”的长横变提,左伸右缩。“鸟”字主笔竖折折钩要突出。横要往左探,达到左右平衡。
        齐读课题。
        二、反复读文,熟悉课文内容
        过渡: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它为什么来到我们的船头?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64页。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是读完以后标出自然段。
        3.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个),下面找5个学生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图片引路,引导说话。
        1.过渡:通过3遍读课文,你知道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生:这是一只美丽的鸟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文中的句子。
        师:你能来读一读这句话吗?
        生:它有一张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略带蓝色的翅膀。
        师:这是对翠鸟的什么描写?
        生:外形描写。
        师板书。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知道了这真是一只美丽的鸟。(板书美丽)
        谁还能读出这只小鸟的美丽?
        这只美丽的小鸟叫什么?翠鸟
        2.师:这么美丽的翠鸟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
        师出示课件翠鸟图片
        (哇,真美!学生表示出惊喜的样子)
        师:喜欢这只翠鸟吗?
        生:喜欢
        师:谁能带着喜欢的感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谁能读得比她更喜欢。指生读。
        我们开火车读一下,看谁读得最喜欢这只美丽的翠鸟。
        3.同学们,作者当时就是一个小孩子,因为下雨,正坐在船上无聊呢,一只小鸟突然闯入了他的视野,他一定特别的——惊喜,所以带着这种惊喜,自己在下面再练习一下朗读。
        谁来读一读?
        4.通过朗读,你们记住这只翠鸟的样子了吗?那我来考考你(课件)

        四、图文对照,学习写法
        1.师:对于翠鸟的外形描写,课文中其实只写了翠鸟的翅膀、羽毛和嘴巴,怎么不把它的眼睛,爪子都写一写呢?
        是的,作者是抓住了翠鸟和其他的鸟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写,这样才能写出动物自身的特点。 本单元也是一个习作单元,重点就是写小动物,所以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要学习这种抓重点、从显著的特点入手的写作方法。
        老师今天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动物(课件),我们在写这些动物时可以重点写它的什么部位呢?
        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作者的母亲走过这条水路很多次,也看见过翠鸟,可她并没有发现翠鸟是如此的美丽,为什么作者却看到了这只翠鸟的美丽呢?
        对呀,他观察了,而且他用心观察了,我们就可以说他在留心观察(课件)
        五、紧扣动作,感悟表达
        1.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留心观察一下第4自然段,它重点写的是什么呢?
        生:捕鱼
        师:是的,第4自然就是写翠鸟如何捕鱼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
        在描写捕鱼的过程中,作者采用了一些连贯的动词,你先自己找一找,用笔画一画。
        谁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动词。
        你们找的真准确,这些动词,就是对翠鸟的动作描写。(板书)
        学生读后课件出示。
        2.师:这些动词的使用让我们这些没有见过翠鸟捕鱼的人仿佛身临界其境一般,如果我把这些词换一换行不行呢?(课件)
        小结:看来使用正确、恰当的动词,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作者之所以把翠鸟捕鱼的过程写得这么传神,除了做到留心观察外,还运用了动作描写。下面让我们通过图片再来温习一下翠鸟捕鱼的过程。(课件)
        这真是一位捕鱼能手,让我们一起到视频中再次感受一下吧!(课件)
        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聪明)
        3.是的,真是一只聪明的翠鸟呀!同样,老师这也有一只厉害的小猫(课件)
        小猫(蹲)在地上一动不动,它(翘)着尾巴、(竖)着耳朵,(瞪)着闪闪发光的眼睛,忽然,老鼠出现了,小猫猛地(扑)过去,就像猛虎下山一样,用两只锋利的前爪使劲地(按)住了老鼠,再用雪亮的牙齿死死(咬)住老鼠的脖子。
        你能填上合适的动词吗?
        学生思考,然后进行填写。
        4.师:通过对翠鸟外形和捕鱼过程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做到了留心观察,这也是第五单元我们要学习的语文要素。请同学们把书打到单元页,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既然我们知道观察的重要性,现在就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看一看作者除了对翠鸟进行细致观察外,还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观察。
        学生自由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合书坐好,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
        六、总结
        同学们,一次平常的旅行,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要学会留心观察,一只搭船的鸟,让我们知道了我们人鸟要和谐相处。
板书设计:
                15 搭船的鸟
                       羽毛:翠绿
         外形:美丽   翅膀:带点蓝色
                       长嘴:红色
                       
         动作:敏捷    冲 飞 衔 站 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