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教学中渗透解决问题教学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 周 群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最多的,是小学数学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也
        周 群   
        西安理工大附小          710048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最多的,是小学数学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解决问题”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所学计算贯穿其中。
        一、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结合的重要性
        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达到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对学生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术”。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平常教学中,学生的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中出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和发展。
         在目前教材中,解决问题教学没有独立编排,而是有机融合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中。在“数与代数”这个领域中,把计算教学融合到实际应用中,而解决问题更是渗透于计算教学中,相互融合,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从计算中获得乐趣。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四十分钟很难做到两头兼顾,重视算法的学习,算理的理解,往往弱化了解决问题的培养,反之亦然。
        这就要求去我们探索把计算教学与生活实际挂钩,把解决问题融入计算教学中的方法,让计算成为帮助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问题的解决体现计算的价值,真正达到算用结合,既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一些问题情境中的问题,二是解决日常的生活问题。显然,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只有通过解决一些现实模拟情境中的问题,具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可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解决问题教学的方式
        1、《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当运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建构知识。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数学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教师要善于发现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感悟出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为了避免单调、枯燥地重复机械练习,把课堂与学生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设计学生喜欢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游戏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深刻体会数学的有趣。
        2、《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更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变成在生活中学数学,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生活,借助实践活动,发现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质疑,在操作中思考,正是这些大量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操作、观察、概括、应用能力,数学素养得到极大提升。学生把课堂放到了生活中,去体会生活问题的生动性,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学生的策略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自然提高。
        3、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的将实验班学生和对比班学生在计算方法、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比较,不断改进计算教学方法,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在计算课的教学中,注重计算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计算课堂,在创造性的开发学习资源、设计情境及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新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3.《小学数学教学》期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