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信息技术在一年级加减法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唐英瑛
[导读] 当前,科技的发展为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诸多助益。信息技术作为科技的重要组成部
        唐英瑛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中心学校
        摘要:当前,科技的发展为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诸多助益。信息技术作为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对一年级学生而言,以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为前提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其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因此,将两者有效融合是落实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探析在一年级加减法教学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部分小学对高效教学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一年级加减法
        引言
        在我国高效教学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以其特有优势对落实相关工作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一年级加减法是学生锻炼计算能力的启蒙,学生对此类内容的学习效果在某些方面上直接决定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结果。因此,在相关教学工作中有效融合信息技术是落实高效教学工作的必然选择。目前,诸多教育学者正致力于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加减法有效结合,从而深入贯彻高效教学政策。
        一、在一年级加减法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从落实高效教学,促进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角度看,在小学数学一年级加减法教学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其一,将二者有效融合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生活实际中正确并熟练的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根部目的之一,一年级加减法相对简单,是学生培养计算能力的开始途径。在此过程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并以此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减法计算的能力。在此情况下,学生能以提升实践能力为前提进行加减法学习,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落实高效教学工作。
        其二,为学生后续深层次学习奠定基础。在数学学科中,无论哪一阶段,数字计算均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与作用,小学阶段学生所涉及的加减法相对简单,但后续计算学习,如小数计算、分数计算等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计算能力要求会逐渐提升,因此在进行加减法教学活动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在此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之有效结合,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能着重锻炼学生计算能力。这样一来,学生能通过这一途径为后续相对复杂的计算学习奠定一定基础。
        二、在一年级加减法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分析
        为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深入落实高效教学工作,可用以下策略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一)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并进行有效结合
        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信息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除PPT之外,有了更多可应用的资源。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加减法(二)”为例,在最初学习时,教师可先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教学,并以此为基础制作微课。在该微课中,应详细包含加减法运算过程可制作这样的问题情境:
        小兔、小猴在森林中聚餐,大象爷爷给了分别给了它们一盘水果,每盘水果中有10个草莓。
        问:共有多少草莓?
        此阶段小学生尚未熟练掌握10以上加减法计算方式以及竖式应用方式,因此教师可在微课中带领学生先制作小木棍,以10根为一组,共制作10组。这样一来,教师可在微课中带领学生通过查木棍得出共有30个草莓。在查木棍时,教师也可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如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可明确1+1=2,那么10个10个数木棍的话,将10 根木棍当做一个整体,可很快计算出10+10=20,后续计算可以此类推,大大提升学生计算思维与速率。
        (二)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前文提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一年级加减法教学的目的之一。

这就意味着,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加减法的能力。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加减法(三)”为例,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动画短片:
        母亲节即将来临,明明准备为妈妈亲手穿一条项链,串一串项链需要珍珠70颗,明明和爸爸来到商店,工作人员一共取出三袋珍珠,分别装有43颗,28颗,27颗珍珠。
        请你帮帮明明,应该买哪两袋珍珠才能刚好给妈妈做一串项链呢?
        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以此问题为情境,引导学生分别将43与28、28与27、43与27相加,并分别计算结果,同时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通过列竖式计算数学问题的能力。最终得出43+27=70(颗),因此,明明应该买一袋43颗和另一袋27颗的珍珠。
        此问题根植于生活实际,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向学生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会将自身带入问题情境,从主人公身份出发思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参与到一年级加减法教学活动中能增加趣味性,学生若长期采用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时,不仅能充分引起学生思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将加减法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的能力,从而落实高效教学。
(三)将信息技术与影视动漫相结合
        在以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开展一年级加减法教学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动漫可起到有效的启蒙作用。学生在初步接触加减法时,较难形成科学系统的思维与熟练的应用能力,因此常会对相关知识失去学习兴趣。若在相关教学过程中应用具有教育意义与教学作用的影视动漫,不仅能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有效的启蒙作用。例如,由动漫星空制作,在爱奇艺或腾讯等平台所播放的小学数学启蒙动漫《10以内加减法》等系列,该系列动漫不仅有生动的原声讲解,还配有带有汉语拼音的字幕。在该视频动漫中有诸多拟人化形象与人物形象,且模拟现实生活中课堂教学,其整体视频顺序均按照北师大数学教材教学内容顺序所制作。以视频《10以内加减法》为例,该视频中主要为一位具有教师形象的老爷爷为森林中许多拟人化动物讲解加减法过程,其以小红花发放问题为例,询问:
        若有10朵小红花,发给6位受表扬的小动物,发放完之后还剩多少小红花?
        之后,以动漫形式进行详细讲解。在动漫中,老爷爷让小熊把小红花给六只小动物一只一朵,学生通过动漫视频可具体看出老爷爷手中还剩4朵小红花,这样一来,学生能直观地体会到“10-6=4”的具体计算过程。
        (四)根据教学情况,实时应用相关技术
        继续以上一部分内容为例,在完成这一部分内容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当增加教学难度,打开PPT,在其中插入16朵小红花,要将这些红花发给4为学生,要求每人红花数相同,应该如何分配?
        在此情况下,学生基本会采用轮流分发,即每人每次发一朵,当发放完毕之后,学生会发现红花刚好发完。这种在信息技术参与下所采取的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落实一年级阶段小学加减法数学教学,还能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以稍高难度的问题锻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创造性。尤其在学生发现红花能完全发放后,会初步对连减以及连加运算等知识有初步了解,此外,该锻炼题的应用,还能为学生学习除法与乘法奠定一定基础。这样一来,信息技术的参与既有效提升课堂活跃度,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还能有效锻炼学生探究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总结
        从上述内容可以得出,信息技术对促进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进程而言意义重大[3]。各小学数学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改进自身教育理念,积极引入信息技术资源,并以此为媒介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充分分析教材知识,根据加减法难易程度有选择地应用合理的信息技术资源。这样,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能在一定程度上落实加减法高效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喻金香. 信息技术在小学中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
[2]裴蕾丝,尚俊杰.学习科学视野下的数学教育游戏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9(01):94-105.
[3]易荷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2):212-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