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认同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心理资本为中介,以主动性人格为调节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孙从赫
[导读] 随着企业间竞争变得更加残酷,拥有并留住每个优秀员工是每个组织和企业都要考虑的方面
        孙从赫
        泰国博仁大学    泰国  10210
        摘要:随着企业间竞争变得更加残酷,拥有并留住每个优秀员工是每个组织和企业都要考虑的方面。只有员工在企业感受到认同,才会更多的为企业着想,提出建议。本文将主动性人格作调节,将组织认同作为前因变量,来讨论组织认同对建言行为变量的影响。本研究将心理资本作为为中介,同时将员工主动性人格作为调节。
        关键词:组织认同,建言行为,心理资本,主动性人格
        1.引言
        目前对员工话语行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领导风格及其概念层面,对个人与组织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从员工感知角度出发,讨论组织认同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根据王二博(2007)的观点,认为建言行为就是一种员工和组织之间进行语言上的交流或者意见发生碰撞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组织更好的发展,并使相关的制度更加完善。具体问题如下组织认同是否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员工的心理资本是否影响其建言行为?心理资本是否能影响组织认同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主动性人格是否影响组织认同与建言行为的关系?
        2.变量关系和假设
        2.1组织认同与心理资本
        Millerl(1978)认为,组织认同就是员工是否把其自身当成这个组织中的一份子,是否能够认同组织内部的文化、共同承担组织所付的责任、认可组织具有的价值观。Wight(2004)认为组织认同可降低人的负面心情,并且减少心理的紧张情绪。即组织认同能够减少员工在职场上的负向情绪,并且能提升其积极的情绪,以此及提高人们心理资本。因此提出假设:
        H1:组织认同对心理资本有着正向的影响
        2.2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的关系
        学者们重点关心个体的心理资本对其积极行为的影响。Luthans(2005)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可以把个体潜在的能力给激发出来的,让个体做出更多有利于组织的行为。Tsui(2000)采用的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中,一个维度是声音行为,也有相应的项目来衡量声音行为。因此本文认为心理资本可以有效的预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而建言行为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具体表现的一种形式,所以个体的心理资本也能显著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因此提出假设:
        H2:员工心理资本对建言行为有着正向影响
        2.3组织认同与建言行为的关系
        根据Van(2005)的研究表明,建言行为是被认为角色外行为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当员工产生认同心理的同时会将组织的利益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因而感到有责任支持组织的创新与发展,甚至会为组织牺牲自己的利益从而使组织得到更大的回报。员工在组织认同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心理所有权,类似于把组织看做是自己的一个“家”,这种归属感增加,让组织成员更愿意做出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行为(陈浩,2011)。因此提出假设:
        H3:组织认同对员工建言行为有着正向影响
        2.4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Seliman(2002)认为,员工的组织认同来源于员工对组织情感、资源等外部支持绩效的感知和判断。因此,这种知觉和判断所引起的心理状态或过程可能成为组织认同与员工某种行为变量之间的中介变量。对此有理由认为,心理资本能够作为解释组织认同与建言行为的一项作用机制。

因此提出假设:
        H4:心理资本对组织认同与建言行为之关系起到中介作用
        2.5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
        主动性人格强的员工会适应并且改变当前所处的环境,更敢于指出以上出现的问题,所以他们更有可能主动改变他们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和任务分配( Bell&Kozlowski,2002)。 Spreitzer(1997)的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在预测组织现实目标包括学习动机都会比五大人格更有效,根据此研究推测了主动性人格比大五人格能更有效的预测员工的建言行为。因此提出假设:
        H5: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组织认同与建言行为的关系
        3.研究样本
        通过前述设计的问卷进行收集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450份问卷,扣除无效问卷后,实际有效问卷回收份数共计为431份,回收率95.7%。首先对受访人群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对受访者分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和工作
        4.结论与未来研究建议
        从相关数据和结果得知:组织认同对的心理资本是由正向影响的;心理资本对建言行为是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对建言行为是正向影响。本研究也有部分局限性,研究样本代表性不足以及调查方式存在不足,目前对于心理资本量表的研究和装订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期望后续能丰富心理资本的内涵与评估手段。
        参考文献
陈浩(2011).心理所有权如何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作用的比较.商业经济与管理,13(7), 24-30.
王二博(2007).企业员工进谏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硕士论文,河南大学],硕博士论文网.
Bell, B. S., & Kozlowski, W. J. (2002). Goal orientation and ability: Interactive effects on self-efficacy, performance, and knowledg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7, 497–505.
Luthans, F., & Youssef, C. M. (2007). Emerging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ournal of Management,33(3), 321-349.
Miller, L. M. (1978). Behavior management.The new science of'managing people at work.
Spreitzer, G. M., Kizilos, M. A., & Nason, S. W. (1997). A 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effectiveness satisfaction, and strain.Journal of Management,23(5), 679-704.
Seliman, S. (2011). Mediating effects of affectiv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tegic training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sharing.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5(6), 2189-2202.
Tsui, A. S., Nifadkar, S. S., & Ou, A. Y. (2007). Cross-national, cross-cultur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research: Advances, gaps, and recommenda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33(3), 426-478.
Wight, R (1985).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