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白轮船》--护林员莫蒙人物形象浅析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马娟
[导读] 文学大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社会大发展、变革或是曲折的过度时期。像是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马娟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
                                  
        摘要:文学大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社会大发展、变革或是曲折的过度时期。像是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让世界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精神上的和生态上的危机。老一代的作家文笔犀利,新一代的作家纷纷涌现,像是苏联作家钦吉斯·托瑞库洛维奇·艾特玛托夫艾特玛托夫等等,从多种角度(如以灾难、动物、男性和女性等为主题)来提醒人们要拯救自然、拯救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
        关键词:《白轮船》,精神危机与生态危机,人物形象分析
        
        Ч.Т.艾特玛托夫的很多作品在读者眼中都非常具有悲剧性,就像作品《白轮船》。《白轮船》是作家Ч.Т.艾特玛托夫于1970年创作的作品,并在1977年获得了苏联国家奖金。
        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当今追求提高物质生活和丰富精神生活并重,但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几乎把眼睛都盯在了无序发展的工业上,再加上金钱、物质享受这个永恒主题的影响,人很浮躁,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精神也非常的空虚。在这种大环境下,即使是远离都市、在西伯利亚的偏远地区,护林所仅有的三户居民也受到了影响。这三户人家时时刻刻与自然相处,但是对自然的态度却已不尽相同。
        作为三家其一的护林员莫蒙是一个典型的见证生活的改变、经历过生活的艰辛、懂得生活的无奈的、善良的普通人。只是一个小小护林员的莫蒙被人们称呼为“快腿莫蒙”,“一向对任何人,即使只有一面之识的人都十分热忱,他乐意随时为别人做事,为别人效劳,不过谁也不看重他的热忱”。
        对于周围的人和他的亲人,他是一个“屡教不改”忠厚老实的好人,善良、温顺、爱女儿、爱外孙,可以为女儿和外孙付出一切和忍受一切。
        除了对人,他亲近自然,热爱森林,爱护森林里的动物,会在奥罗兹库尔面前为森林里的寒鸦辩白,他心疼森林里面的每一颗树。因为生活在特定的生存环境——森林中,使莫蒙和他的外孙对于自然产生了真实的、出于内心深处的亲密情感。他们想要追求的是宁静而安定的生活,他们依附于着自然、亲近自然。


        莫蒙是已经有了外孙的老人,但是他的内心却仍然纯真和美好。莫蒙及小男孩爷孙俩的信仰是民间传说中的布古族的老祖宗长角鹿妈妈——只有神性和母性的美丽的长角鹿。在读者看来是神话传说的长角鹿妈妈,莫蒙却内心虔诚地相信长角鹿妈妈赐予人类安宁、象征着幸福与美好,是人类的守护神,而且他还将这种尊崇长角鹿妈妈、热爱自然的感情传递给了自己的外孙---一个有着纯真的心灵和清澈无垢的眼睛的孩子,一个以自然的审美去看待一切和相信一切的、代表着未来的孩子。
        长角鹿妈妈、外孙和女儿是莫蒙的精神依靠和慰藉:他对人以及自然的善、爱与责任来源于他对长角鹿妈妈的信仰;女儿经常将从丈夫那里受到的打骂、责辱归责和发泄到他身上,他仍然深爱女儿;身为女婿的奥罗兹库尔也从未尊敬和善待过他,莫蒙却生怕女婿因为他而对女儿不好而不敢得罪女婿;他很穷,但仍然心疼外孙,给小男孩在外来的流动售货车上买书包,每天骑马走很远的路去接送外孙。
        但我们知道,《白轮船》却是一个悲剧故事,生活中总是有那么多的不得已而为之。莫蒙被生活所累、被现实所迫,无法反抗、无力改变,只能忍耐、只能顺从,以至于悲剧的发生……为了女儿、为了外孙,莫蒙只能不情愿地跟奥罗兹库尔一起去偷运木头,在谢大赫玛特的威胁下,嘴里念叨着“原谅我吧,长角鹿妈妈,原谅我吧……”违背良心、违背祖训枪杀了母鹿……奥罗兹库尔对死去的鹿的残忍行径使莫蒙彻底的精神崩溃,“像死人一般”躺在地上……与自然亲近、有着纯真内心精神世界的外孙也“抛弃”了疼惜他的爷爷“回归”到了自然中去了……
        这种种悲剧会使人们反思这种不符合人性的人类生存现状,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在逐渐被消磨、被侵蚀。像莫蒙这样的少数人,他们对待人、对自然是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但他们是平凡的普通人,能改变些什么呢?
        但是,作家艾特玛托夫又曾说过:“……绝非使‘恶’凌驾于‘善’之上,我的本意是要用最不可调和的形式来否定‘恶’,要通过主人公的死来肯定生活。”[2]单纯作为读者的我们通常也会去这样理解悲剧,因为悲剧远比圆满的结局更能震撼人心,发人深省。艾特玛托夫是怀着“一颗时代的心”和“要保护周围世界的美丽”的目的来创作的。这些主人公是普普通通的人,但他们的品质是高尚的。也正因为他们普通,不幸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品质似乎才更尤为可贵。
        
参考书目:
        [1] 艾特玛托夫,《白轮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I S B N:9787020143399 出版时间:1999-05-01
        [2] 艾特玛托夫,对文学与艺术的思考[M] 陈学迅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