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新形态教材的设计理念与编写样式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李英
[导读] 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监测实验》传统纸质教材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三教”改革中对教材的要求
        李英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安全与环境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监测实验》传统纸质教材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三教”改革中对教材的要求,提出《环境监测实验》新形态教材的设计理念,并以“溶解氧的测定”为例说明新教材的编写样式。
        关键词:新形态教材 设计理念 编写样式

        
        教材是教学之本,加强教材建设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对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和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各职业院校在教材新形态方面提出不同的
        随着“三教改革”的深入推进与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编写和使用新形态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是今后职业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1 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1.1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特点
        环境监测实验是高职高专环境保护类中大多数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又需要掌握从布点、采样、样品保存、样品预处理到样品分析测定和数据处理等环境监测与分析的全过程[1]。要求所学的内容与环境监测工作领域高度对接。
1.2 环境监测实验课程存在的题
(1)教材内容陈旧、呈现方式简单
        传统的纸质教材以验证性实验过程为逻辑,大量以文字为主,配以少量的图表,内容呈现方式简单、抽象,造成学生学习的吃力,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片面,方式单一
        传统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学生课前自行预习,但对于预习内容及预习成效没有痕迹记录,任课老师也无法得知学习预习完成情况;课中老师讲解实验原理、测试步骤,学生按老师设计好的测试内容与步骤进行验证性实验,无法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无缝对接,影响学生毕业后适岗速度与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课后学生编写实验报告,老师批改,并对报告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反馈,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
(3)考核方式简单,师生互动差
        传统的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主,结合出勤和课堂表现情况。课堂表现常以任课老师的主观性为主[2;而实验报告更是存在互相抄袭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抄袭后稍加修改变得更工整,任课老师凭字迹和报告工整度给予评分,打击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2 《环境监测实验》新形态教材设计理念
2.1 学习内容对接工作内容
        以实际工作岗位内容为依据设置学习任务;以行动逻辑为依据组织教材内容,利用“纸质教材+信息化资源”建立完整有序的实验内容,体现完整的项目完成过程。
2.2教材体现“智慧”特色
        利用二维码技术,在教材中植入大量的微课、动画、音视频、虚拟仿真、在线测评等多种学习资源与活动,学生只需通过扫描书上二维码,便可快速获得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以及与老师在线互动完成活动。另外,任课老师可以在不改变扫码链接的情况下便可实现对教材中线上内容的更新,实现“纸质教材﹢信息化”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体系,满足“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新要求。
2.3 全过程记录教学活动,强化师生互动
        通过扫描书上的二维码,学生可在线填写各种任务工单、实验表格;任课老师可在线批阅学生填写好的工单表格,并将批阅意见实时在线反馈给学生进行修改订正,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这些工单表格既是学生完成课前、课中、课后任务的动态记录,也是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记录。
3《环境监测实验》新形态教材样式
        下面以“溶解氧的测定”为学习任务,说明《环境监测实验》新形态教材的内容与样式。
3.1 任务一 溶解氧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1)工作环节1:采样器材与试剂的准备
线上阅读《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和《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环境保护标准规范,在理解溶解氧水样采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扫描二维码索引一览表(下面简称索引表)中的“表1采样器材与试剂一览表”二维码,在线填写相关内容,并根据任课教师批阅后的“采样器材与试剂一览表”准备采样器材与试剂。
        (2)工作环节2:水样的采集与溶解氧的固定
        在线观看溶解氧采样视频,完成样品的采集与溶解氧的现场固定,在线填写索引表中“表2溶解氧水样采集记录表”。
3.2 任务二 样品的分析测定
        (1)工作环节1:检测器材与试剂准备
        阅读《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国家标准,依据标准在线填写“表3检测器材一览表”和“表4检测试剂一览表”,表格经任课教师审核通过后,按表格要求准备相关器材与试剂。
        (2)工作环节2:水样的测定
        阅读《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国家标准,观看“溶解氧的测定”操作示范视频,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在此基础上扫码在线填写检测步骤,并按步骤完成样品的检测。
3.3 任务三 数据处理与分析
        (1)工作环节1:数据处理
        利用下列公式计算水样中溶解氧的浓度,并将实验数据记录于表5中。
        溶解氧含量C1(mg/L)由下列式子求出:
  

        (2)工作环节2:结果分析
        将计算结果与相关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并将结论填写于表5中。
        
        


4 结语
        《环境监测实验》新形态教材是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实验报告与考核评价、线下与线上于一体。从学生角度来说,利用新形态教材中二维码链接的文本可进行线上理论知识、标准规范内容的学习;利用二维码链接的操作视频、虚拟仿真可进行技能模拟训练;利用二维码链接的工单表格可完成课前实验预习、课中实验过程记录与课后实验数据处理,所有工单表格整合在一起就是一份实验报告。从任课教师角度来说,利用新形态教材中的二维码链接的工单表格可实现学习任务的布置与批阅,并能将批阅意见实时在线反馈给学生;任课教师在完成线上工单表格批阅的同时也完成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与评价。“纸质+信息化”新形态教材实现了多种功能融合目的。
        
        
        
        

参 文献:
[1]杨启霞,孙海燕,方东.“环境监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6):93-94.
[2] 王红,白鹭,邹继颖.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36(4):18-19
[3]赵清梅“.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教材新形态一体化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0):76-79.
[4]李爽,马会强,李长波.基于职业能力提升培养的环境监测实验考核方法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