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创新能力培养的分析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沐春琼
[导读] 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内容和目的是为了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其中看图写话是语文教学的
        沐春琼
        云南省宣威市东山镇马场完小
        摘要: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内容和目的是为了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其中看图写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看图写话指的是让学生们结合具体的图片和绘画,在适当的语文学习基础上,加以自身的想象和联想,将图片上的细节用语言进行描述出来。本文的研究以此为话题,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以此为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案。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阶段阅读和写作是学生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指导学生开展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们累计知识经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是学生最吃力和最难懂的内容,开展看图写话教学能够让学生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
        1.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现状
        1.1小学生看图写话兴趣较低
        看图写话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学习伊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苦恼的事情。很多学生在低年级学习阶段参与看图写话时都会产生畏惧心理。面对复杂的文字,学生们很难将自己所想到的内容表述出来。甚至有部分学生们很难通过图片讲述相应的故事,体会图片所表现的思想,而看图写话作为教学中的难点,很难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1.2学生对图片的理解不够深入
        部分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个人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抽象事物理解能力较差,很难对于图片中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感知。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自身的感知力较强,但是观察逻辑能力较差。教师在开展看图写话教学过程中不能结合具体顺序,了解图片中所讲述的内容。即使能够看懂图片的意思,但是不能够结合语言具体描述出来,也不能够针对图片体会作者所表现的这些思想,大多数是针对语言文字的直观理解。
        1.3标点儿使用不正确
        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弱,如何正确恰当的使用标点符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很多学生文章撰写的过程中,不能够对于顿号、逗号、分号进行明确的区分,单纯的使用逗号进行句子的断句,造成了句子表达不清的问题。
        1.4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阅读写作的教育要求指出,学生需要结合文字和图片,表达自己的思想满足日常的需求,并运用简单的写作和表达方式来进行图本内容的阐述。当前部分小学生由于接受的知识水平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事物和图片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欠缺,很难对于图片进行有效的观察,并明确图片中所表达的思想。《新课程标准》中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写话方面指出,要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写话兴趣,引发自己的想象,面对图片时能够运用自身的语言进行表达。但是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历,对于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对看图写话的内容,只能采取一问一答或是运用不连贯性的句子进行表达,在个人语言表述上缺乏感情色彩。
        2.培养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创新能力教学方案
        当前由于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和认识一知半解,在教学活动中忽视写读困难的学生,并且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是单纯的在批改作业时给出优良差的评语,无法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们对于喜欢课程的不理解。教师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教学方案的创新,通过摸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创新能力。
        2.1开展认真看图的定期训练
        低年级的学生培养看图写话创新能力的时候可以采取填空的方式,让学生们将图中的含义表达出来。例如夏天操场上有的学生_____有的学生_____有的学生_____。让学生结合图中具体运动形式写出自己的的观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们观察图,并对图进行细致的分析,善于抓住画面中的重点。让学生借助问题和图片来判断事物的发生时间,了解具体表述的内容。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的观察,要从初步感知图片入手,让学生们感知图片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们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图中事物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一定的顺序包括从上到下、从远及近到相应的主次顺序,帮助学生们加深对于事物的理解。之后借助图片引导学生们表达自己对于图片的理解,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先怎么样?再怎么样?的引导学生的叙述图中的意思。最后根据图片的特征,引导学生们联想图前因后果和人物的心理,并构建出完整连贯的事物。例如在下述《保护视力》的看图写话,课程中,先让学生们仔细看图,理解图意,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每幅图的意思连贯起来,让学生们根据图中的画面描述,激发自身想象力,描述画面,一幅一幅的表述,提升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
        
       
        2.2看图指导想象,培养形象思维
        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展看图写话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图片,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观察图片。启发学生们开展合理的想象,引导学生们将直观思维的想象形成抽象思维的想象。学生可以结合《月亮湾》具体的图片,发挥自身的想象,依据每一个图片的动作,可以生成一个故事。结合图片上的太阳、小河、河岸、田地、山坡,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个事物的特征,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画面的物体表现,运用拟人、比喻的方式。借助语言表达,让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图片运用文字撰写出来。通过看图写话中的人和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3多写多练,培养自身的书面能力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开始不能要求他们直接的写出来一个故事或者一篇文章,可以根据一两句话的联系,让学生们形成语句组织的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图片,观察图片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结合具体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愉快氛围,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表达。让学生们通过不断的查阅资料和增加阅读量的方式,来提升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教学环节看图写话的动作是静止的,但学生们写出一段话和一篇文字则是生动的。最开始写作中学生很难发挥自身的想象,但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查阅资料,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点,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这样学生就会越写越有劲,越来越自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写作效果,给学生的适当的语言奖励和物质奖励,让学生们越来越自信感受到自身的进步。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文章放在博客或者是学校教室后面的黑板报等各种平台进行阅览,让学生们通过浏览别人的文字,提升写作能力。又或者教师可以专门的给每个学生发一个本子,让他们将生活中的场景,撰写在自己的网络日志中,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创新学术的形式,增强学生自身的表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看图写话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开展相应的训练。想要提升学生们的看图写话创新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教师需要不断的累积学生们的词汇知识、语言知识和生活阅历,结实、稳固的一步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引导学生们扎实的掌握听说写等相应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1]方娴.探究绘本在小学低段语文看图写话中的重要性[J].教育革新,2020(06):32.
        [2]周欢,吴霞. 低段看图写话的“趣”“奇”“新”——以部编版二上语文园地七写话为例[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06-108.
        [3]李校蒙.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