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课堂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杨利
[导读] 高中历史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从接触概念到形成认知,在认识过程中逐步深化
        杨利
        陕西省靖边县第三中学         718500
        高中历史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从接触概念到形成认知,在认识过程中逐步深化,极易导致出现认识的无序状态,在考试时面对新题型感到茫然,在学习中会出现两级分化的问题。如何面对学习水平差异不等的学生,促使全体学生获得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推动素质教育发展,这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策略
        一、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美国当代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主张:“学生的能力倾向确实存在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与学习的结果有关。只要在教学中提供恰当材料,并且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适当帮助,学生们都可以完成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我国春秋晚期的教育学家孔丘创办私学,也提出过自己的育人思想:“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主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不仅要寻找客观原因,也要从自身的教案、教学实施等方面分析。教师可以针对各种不同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从而更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二、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1、学生分层
        教师要结合学科测试报告、学生基础能力、智力水平差异、对待学习的态度等因素,了解自己所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对学生进行三个层次的划分: A层的学生基础牢固,学习态度自觉,成绩优秀;B层学生基础一般,学习态度良好,成绩中等; C层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低。分层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时要注意对待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使师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最大程度上挖掘自身的潜力。要注弄避免因分层而产生教学的消极心理。要使学生们懂得,无论自己处于哪一个层次,分层只是手段,层次目标的达到才是最终归宿。
        2、对教学目标的分层
         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教给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在实现历史必修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课教学目标过程中,我使用了目标的层次性方式。

对C层的学生制定了基本目标,在老师的授课中达到“了解”、“认识”、“理解”。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培养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B层次的学生,我制定的目标是了解和认识有效结合,了解英国崛起的过程,分析“强盗的贸易”的特点。对于A层学生则制定较高的目标,他们不仅要具备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通过训练、综合历史现象得出结论。
        3、备课分层
        备课中还要注意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新的教学理论,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学步骤、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准确设置课堂提问与检测、通过课后作业及时获得反馈,做到运筹帷幄。
        4、教学过程中的分层
        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授课过程中实施分层的难度较大,要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与多练相互结合,让成绩优异的学生能独立学习,注重其综合运用知识、宏观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的培养;对B层中等学生,需要实行精讲精练的策略,重视双基目标的达成度;对C层学生要做到少讲多练,查漏补缺,提高历史课学习的兴趣即可。
        三、分层教学法在课堂应用的结果分析
         分层教学法能最大程度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最初设立的目标,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改变,这就体现了思想家孔丘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改变了以往只关注少数尖子生的做法,新教育理念倡导的教师引导者角色更加突出了。
        四、分层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分层教学法可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但也有以下问题尚待研究和解决:
        1、学生分层的标准不够公正。目前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是考试成绩,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内在潜力、自我反思等非智力因素差异大多时候被忽略。仅仅凭着几次考试成绩作为分层的标准显然不够公正透明。
        2、分层教学法在施教过程中的管理难度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目标达成度的检测、反馈要及时客观,课堂教学要环节紧凑,任务明确,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动起来,还要深入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才能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3、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分层教学加重了教师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的工作量,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握学情,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保持敬业奉献的精神,更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来追求自我价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