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倚灵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新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正式步入“互联网+”时代,在教育领域当中,教师通过利用各种先进的设备和科学技术,可以大大方便教学活动,远程教育和线上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必然迎来新变,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从小学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入手进行分析,然而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远远不能忽略的。本文以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共育为研究对象,从两个方面分别对互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教育观念的改变,小学的课堂教育也开始迎来了一些变化,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尤其以大量线上教育手段的应用为代表。线上教育相比于课堂教育来讲,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比如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拥有很多的教育资源,更加方便与快捷等,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也导致了线上教育一直以来广受诟病,教学成果较差,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网络教学不仅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地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往往会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对孩子们进行作业的辅导和其他学科的教育。因此,分析互联网技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和教育应用,对提高小学的家校共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教育和教学当中的优势
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小学课堂教学中一直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其中多媒体、共享课堂、网络课堂、在线考试等应用最多。在小学课堂中积极地应用各种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起到促进孩子们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首先是网络教学的应用。网络教学相比线下教育更加方便和快捷。在线上教育中,教师的上课录像都可以反复播放,有利于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其次,学生们在上课时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通过打字的形式与教师进行沟通,避免了课堂上直接提问的尴尬;最后,在线上教育中,各种学习资料的分享都变得十分容易,比如网课、教材、课后练习题、试卷等,另外还有许多线上测试和考试系统,这让学生们的学习也变得更加方便[1]。
其次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的应用历史较为悠久,目前即使在许多偏远的乡村小学都有了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比如,在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朗诵视频或者音频,来帮助学生们提前了解整个诗歌,感受诗歌的氛围。
二、“互联网+”在小学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一)扩展教育范围
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扩展儿童教育的范围。传统的小学家庭教育内容很有限,往往只是停留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成型的教育模式。互联网的到来,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多种可以教育的内容,从而大大地扩展了家庭教育的范围。
家长可以根据小学教育网络上的各种教育内容设计相应的教育方式,来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比如,小学英语的教育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孩子英语的教育往往要到中学阶段才会正式开始,而且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有了互联网技术之后,对于孩子的英语教育可以提前到他的小学阶段,而且家长也不必担心自己的教学能力不够,因为网络上有许多丰富的幼儿英语教学资源和视频,家长可以选择性的进行放映,并且根据网络上的资料进行针对性的辅助教学。
各种影像资源对于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他们的小学阶段,看过的一些动画片、电视剧、电影,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以往没有互联网之前,孩子们都是在电视上看这些东西的,而且没有选择性,电视台放映什么动画片,孩子们就只能看什么动画片。这样就无法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而且接受的信息较为单一,对于他们以后思想的建立也不是很有利。现在网络得到了普及,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动画片、电影也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孩子们想看什么样的动画片都可以,这样,家长就可以有选择性地给他们挑一下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影片,尤其是一些有良好教育意义的影片。
(二)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将影响到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例如,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借助于一些网络手段,就能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家长给孩子讲完一个故事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们复述这个故事的大致过程,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单凭记忆,孩子们在复述故事情节之时毕竟很有难度,这时家长就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一下关于这个故事的图片,孩子们看到这些图片之后,自然就会想起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互联网技术对小学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
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之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因为在这期间,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容易分散,学习效率也普遍不高。
在线上教育中,为了解决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主动学习意识薄弱的缺点,教师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然后通过组内各个同学之间的相互监督,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意识。比如,对于小学语文中写作这一块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在班级微信群里上传相关的微课视频,比如“一起小学APP”中的内容,以及一些参考资料。之后,由小组成员首先进行学习,然后提出疑问,教师再指定一些优秀的学习代表进行答疑,然后上传到群中。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并且对学生的问题和答疑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在线教学当中,防止了部分学生偷懒[2]。
其次是进行针对性教学。针对性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出线上教育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系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优势方向进行分析,然后将他们进行分组,然后展开针对性教学。比如,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之时,有些同学的语言能力出众,有些同学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对于这种写作天赋上的差异,教师可以分别进行重点培养。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教学当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会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展开。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在教学到《草船借箭》、《景阳冈》这些涉及到古代文学方面的文章之时,小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阅读量,因此理解和欣赏这些文章时会存在许多困难,这主要是因为背景知识不足。利用多媒体进行合理的教学导入,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上课的前十分钟的时间里,语文教师可以播放《三国演义》、《水浒传》电视剧当中的片段,在学生们观看之时,教师可以进行讲解,向学生们普及基本的历史常识知识[3]。这样,在看过视频之后,教师再讲解起文章来就会容易很多。
其次,可以利用ppt讲解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ppt是各大中小学课堂教学当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信息技术手段,它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大大丰富课本知识;同时,它通过关键词的形式将课本中的重点总结出来,也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制作ppt,然后分别上台进行展示分享,既提高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到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比如,在教学到《鸟的天堂》这一课之时,教师可以先布置下任务,让学生们课下先收集关于鸟类的各种资料,最好是提前进行分组,然后一组负责一个种类[4]。然后让他们做成ppt,可以让家长帮忙,这样也顺便锻炼了他们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最后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展示,在展示中,其他学生可以进行提问,由该学生或者是老师进行回答。通过这种方式,一来提高了课堂的活跃程度,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二来也培养了学生当中在讲台上表达自己的能力,这对他们日后的成长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四,“互联网+”技术在小学家庭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举例
(一)影片资源的教育意义
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影片资源,家长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格教育,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动画片的选择。现在市场上的动画片大都良莠不齐,而且国产的、欧美的、日本的,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格,家长要针对孩子们的年龄和各个动画片的类型,为他们选择最适合的动画片。比如,有一些动画电影的教育意义很深,往往寄托着创作人的许多用意,这些动画片往往比较难懂,适合大人去看,而不适合儿童,像宫崎骏的一些动画电影。给孩子们选择合适的动画片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他们的理解能力。《小熊维尼》就是一个十分适合小学阶段的小朋友观看的动画片,类似的还有《米奇妙妙屋》、《狮子王》之类的,这些影片的说教意味很淡,基本没有什么深度,孩子在观看之时完全可以理解[5]。
除了动画片之外,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多种视频资源进行家庭教育也是十分有用的。比如,美术、体育课的教育。以往这些课程大部分是老师教的,在家庭生活中,一方面是家长缺少时间,另一方面也是缺少技术,因此即使想教也不太容易。现在利用互联网技术,便能使家庭教学相关课程成为可能。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也使家庭教育中的英语教育成为了可能。家长可以在家中放映一些欧美地区的幼儿英语教学视频,然后自己在一旁做指导,对孩子进行相应的英语学习教育。例如,国外孩子在幼儿阶段通常会学习到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家长在网络上可以找到英文原版,然后放映给孩子们看,让他们在小时候就有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对他们以后英语的学习一定大有裨益。
(二)充分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学习教育
互联网技术最为广泛的应用,可能就是社交网络的搭建了,这在二十一世纪是一项最伟大的发明,它把这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小学家庭教育中,社交网络的意义在于,它给各个家长提供了一个子女教育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比如现在流行的qq群、微信群等等[6],家长可以在自己的圈子里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以做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同时,利用手机等移动网络设备,孩子们可以实现“走到哪、学到哪”的目的。这样,即使在课下的时候、在家中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学习。在家庭生活当中,小学生可以组建相应科目的学习群,比如语文学习群、数学学习群等,在社交媒体群当中,孩子们可以自由讨论学习问题,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加入到群聊当中,来随时保持和孩子们之间的联系,并且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的新时代,小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小学家庭教育还是小学学校教育,都必须顺应时代大势,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小学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在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上,一定要强调家校的合作,同时,也必须做到明确分工,在学校应该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在家庭生活中,更应该侧重人格方面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邹晓玲.基于家校合作下的小学生德育途径研究[J].课外语文,2019(7):123-124.
[2]谢新道,黄淑婷.家校同构:提升中小学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机制——以教育治理的现代化为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8(1):16-20.
[3]靳宝霞."互联网+"下农村学校促进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9(28):125-125.
[4]马小英."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具体模式研究[J].文理导航,2019,000(032):P.81-81.
[5]季彩玲."互联网+"形势下家校共育在小学英语研究中的行与思[J].校园英语,2020,No.503(11):146-146.
[6]魏堪才.利用"互联网+"拓宽小学家校共育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9(3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