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作文评价与批改问题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陈顺垣
[导读] 写作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可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量欠缺
        陈顺垣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谢村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写作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可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量欠缺,在写作文的时候,可能写出的文章总是词不达意,无法组织好语言写出优秀的文章。有的对写作题目理解不足,致使写出的文章偏离主题,又或者是写出的作文结构不正确,文中错别字较多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常见的写作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进行作文批改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方式,不能局限于自己批改,要适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在进行作文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学生为主,但是也要讲求方式,对写的不好的地方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作文评价;作文批改
        引言:
        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会发现一种现象,有的学生语文其他方面都挺强的,单单不会写作,有的写的文章偏离主题,有的写的没有感情。其实只要稍加引导,都是可以写出好文章的。作文不会写无非是学生想不到好的写作素材,或者是词不达意畏惧写作文。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在批改作文时,要讲究方法,写的评语也要对症下药且不能过于犀利。因为学生是从教师的评价里看待自己文章中的优缺点的,从中受到启发,继而吸取教师给予自己的写作建议。
        一、作文点评的意义
        在小学作文进行评价时,教师要通过阅读学生写的文章,对其写作思路和写作内容是否能达到标准做出评价,客观的指出作文里的问题,对写作优秀的进行表扬。通过评价作文和学生产生互动,互动行为表现在学生依据写作题目进行思考,从而写出一篇文章,教师通过学生写出的文章看其想传达的东西,看其作文结构,写作思路是否正确[1],看其作文素材是否新颖,既要关注写作突出的点,也要关注其不足所在,梳理之后做出正确的作文点评。学生通过教师的点评判断自己的写作水平,进而弥补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作文也是检测学生是否学到相关知识的一种标准,从文字中既可以观察其表达能力,又可以看出是否学会了教师所教的相关知识点。
        二、写作教学和点评中的缺陷
        在对小学作文进行评判时,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写作结果。大部分教师都是分配写作题目,学生依据题目发散思维写文章,写好了教师开始点评,一套基本的流程方式,这种方式过于形式化,如果只是单凭写出的文章给予点评,只能基于结果给出反馈[2],这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引导,促使一些学生盲目写作。
        有的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仅凭写出的文章里所表现出的思想,结构和表达力来评判其写作和学习能力。这种做法并不能综合表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和态度。可能有的学生写作前经过大量思考,比较认真,但是写的却相对较差,有的教师对其评价过于苛刻,甚至言语攻击,忽略的学生的用心和态度,这只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不仅受教师的影响,也会受到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经历的影响,写作中会应用到写作素材,每一个学生经历的事情都不一样,写出来的东西也会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写作素材新颖突出,可能由于所见所识较多,有的学生因为家庭因素或其他因素导致素材匮乏,但这并不能反映一些写作相对较差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差。教师不能从单个因素去评价学生的能力,局部思维的评判对学生不够公平,影响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浅析评价方法
(一)因人而异,转换评判思路
        为什么许多学生提起写作文总是头大,有的是因为基础写作知识不扎实,有的是因为写作素材较少觉得不好发挥,有的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好,总而言之,学生都害怕写的不好受批评。教师有时对学生过于严格,制定各种写作标准,但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这个标准,学生在写作前想到教师提到的要求,还没写有的学生就觉得自己肯定写不好,达不到那个标准,以至于丧失写作信心。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转换评判思路,针对写作能力弱的适当降低标准,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区别对待。将写作能力好的和写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区别对待[3],当然,这里所说的区别对待并不是指打压能力差的,优待能力好的。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和学习方案,降低对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的要求,接受学生间的差异性,致力于学生共同发展和共同提高的目标,不落下每一个学生。在进行作文评价时,针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在评价中时常对其进行鼓励,就算是写的作文中运用了一个好的比喻,写对了上次没有写好的字,或者字写的工整都要为其称赞加分,提出表扬。有的学生可能平时说话表达挺好的,但是写出的文章却总是词不达意,如果不注重其平时表现能力,只针对写作结果进行评价是不全面的,只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作,让其先说出想要写的事情,然后引导其进行文字写作,从而提升这类学生的习作能力。要时常赞美学生,比如说:“你的文中用到的比喻真形象,相信下次写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加油!”学生都喜欢被人夸奖,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赞美之词。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可以对其提出稍微高一点的要求。这样因人而异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减少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其写作能力。
(二)利用评语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从学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学生想要表达情感,对事物的认知,也大致表现出学生的心理状况。因此,评价文章时,有时不仅仅是针对写作结构,修辞等方面进行评判。教师需要通过作文剖析学生的心理状况[4],如果感知到那些心中郁结或者有许多不开心的学生,要利用评语进行开导,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事物。
        在进行作文评价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要以鼓励为主,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这里举几个评语例子,比如:“你描述的小狗太有趣啦,有机会去你们家和小狗玩玩”;“你手工制作的小房子挺有意思的,动手能力还蛮强的呀,老师回去试试,看能不能制作出你描述的那种小房子”;“你作文里面描述的妈妈对你的爱,写的令老师都感动,观察能力很强,情感也特别细腻”;“你写的故事太有趣啦,老师意犹未尽,要是能多写点就更好啦!”像这样多说一些赞美的话语,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再写到一些家庭题材时,有的学生可能家庭不太和睦,爸爸妈妈经常吵架,这给学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有的学生在写这些文章时,可能就将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写进去了,来诉说自己的情感。这时教师应高度注意,对于这些学生,写的评语一定要对其进行情感疏导,引导学生恢复正常心态,必要时要和学生的父母沟通,但前提是这些沟通不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的评语是学生衡量自己写作水平的重要依据,作文评语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个桥梁,与学生进行心灵间的沟通。所有学生都希望被教师赞美和肯定,不管是平时还是写评语,都要多多赞美学生,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写作信心。
(三)优化评价标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在通读学生的作文后,一般会对其写的好或不好的地方做出标注,有的教师会画短横线来提醒学生,有的教师会将那段话框起来做标注,这样虽然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但是不能更好地发挥标注的重要性。小学生大多好动,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点,在评价标注处下点功夫,改变一下标注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如果在评判学生作文时,遇到写的比较好的段落,教师可以在上面画一个大写的赞或者OK的表情符号,进行标注,对于好的用词可以在上面画一颗心,来表示对学生的认同。当学生看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时,肯定会惊喜万分,也会认为教师比较负责任,对自己写的文章比较上心,而且特别亲切。这种标注方式可以引发孩子们对写作的热情,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
        四、小学作文批改策略
        小学语文任务繁重,教师有时会面临着既要批改学生作文,又要批改其他习题作业,还要为下节课做准备,忙的不可开交,这样有的教师就会产生厌倦心理[5],降低了教学热情。因此,在批改作文时,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方式,减轻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下文将针对小学作文批改提出一些建议。
        (一)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批改作业
        在教育学生写作时,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写作,还要教会学生写作后要学会改正自己文章中的不足之处[6],修改写的不恰当的内容,优化写作效率。学生在修改时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下次写作中就会避免出现这些问题。不管是写什么,写完之后都要回头看一下,看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向学生先演示一下自己的修改思路和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修正。
        以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为例,先对学生进行写作引导,让学生以身边的同学为例,先口述每个同学的特点,锻炼其观察能力。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以前的课文,看文中是怎样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最后再让学生开始写作。写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自己改,先检查一遍文字,看有没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通读全文看内容和写作主题有没有关联,最后再检查结构是否正确,就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其中不正确的地方及时修改,最后教师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学生改正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表扬,激发学生对写作修改的积极性。
        (二)交换作文,相互协助修改
        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换作文,互相批改,这样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借鉴其他学生写的优秀的文章[7],升华写作技巧。对于一些小作练习,教师可以就近分配,同桌之间互相批改作文。对于大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每个人都要在其他三位同学的作文下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每个人的评价多多少少会有点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多人对同一篇文章的修改意见,了解学生对作文题目的了解度,哪些方面写作能力较差,或者一些常犯的错误。教师将其汇总梳理好,将出现错误最多的问题重点讲述,弥补学生写作的不足之处。
        (三)教师认真批改,查漏补缺
        单一的只由教师进行作文批改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育方式,要让学生参与到其中[8],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上述两种方法,一是自改,二是互改。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教师摆脱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学生完成自改和互改后,教师再进行最后的批改。这时要重点指出学生遗漏的内容,对其中不完善的地方以引导为主,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学生改过的内容,如果改的比较正确,教师要给予表扬。指出问题的同时要多赞美学生的发光点,鼓励学生。当学生觉得自己被肯定的时候,会越发喜欢语文课,喜欢上写作文。
        五、结语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育方式,在写作前先引导学生理解写作题目,引导学生书写文章内容。在对作文进行评价时,既要指出问题所在,又要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案,以最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评价。在进行作文批改时,要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先让其进行自改或互改,教师再进行最后批改,查漏补缺,将犯错最多的问题专门进行讲解,减少学生的犯错几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惠民.小学作文评价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000(069):54.
[2]朱殿粉.小学语文作文评价策略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
[3]周霞.小学作文的评价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2018, 000(001):83.
[4]郑抡朗.小学习作评价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2018, 000(004):4.
[5]张云霞.浅谈小学作文批改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18,000(008):203.
[6]王斌.浅谈小学生作文批改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 000(005):216.
[7]陈梅芳.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策略[J].赤子,2019,000(003):23.
[8]叶金春.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策略阐释[J].当代家庭教育, 201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