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黄燕辉
[导读] 小学阶段正属于探索的初阶段,由于认知水平较低,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够成熟,因此在数学
        黄燕辉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安厚大径小学363707
        摘要:小学阶段正属于探索的初阶段,由于认知水平较低,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够成熟,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问题,充分利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注重以学生为本,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问题导向;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引言: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基于问题本身,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其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回忆之前的学习内容,并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去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解决。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进行数学训练时的兴趣,并且有利于丰富其逻辑思维,提高数学学科综合素养。
        一、创设情境,有效引入问题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导语和丰富的问题情境下展开数学课堂,有利于将学生个体的注意力集中到该堂课的数学学习中。只有在课堂上成功实现吸引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才能够达到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成功的基石,是否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项重要考量。因此,在课堂开始前,相关教师应对该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预先准备。进而能够在课堂开始时利用已有的准备素材,采取引用生活中数学实例问题的方式,将该堂课的知识要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充分引发学生对这一方面知识的兴趣,并引起其思考,促使其以积极的状态进行接下来的探索学习。例如在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中,关于第一章《小数乘法》的教学方案中可以采用引用超市购买物品后结账的生活实例。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所感兴趣的书籍、零食等物品的图片与价格,引导其思考购买多样物品时,如何进行价钱的计算,由整数价格向小数价格过渡,使学生的思考过程逻辑规则由浅入深、由易至难。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引发学生对小数如何进行乘法计算的相关思考,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法的含义与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应注意的知识要点。创设实际生活情境与有效引入数学问题,是有效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关键教学手段之一。因此,相关教师应注重这一方面的方法,在数学课堂中的融合,使其有效发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数学能力水平提高的作用。
        二、丰富问题素材,促使问题导向式教学实现更好地应用
        数学课堂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们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且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数学思考和推断过程中。为实现上述目标,相关教师应采取有效方式,使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热情得到有效提高,并且掌握较强的数学思维逻辑,进而使导向式数学教学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能够顺利进行,并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针对小学这一阶段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其好奇心,丰富问题素材,进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上述方式是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应注重班级的整体数学知识水平,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只有在坚实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通过采用丰富的问题素材来对学生进行问题导向式的教学。与此同时,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题目设置的难易度以及趣味性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对某一知识点进行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在丰富素材的吸引下,充分发挥数学思维,解决不同方面的问题,最终实现提高数学能力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例如在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中,关于第四章可能性的教学中可以设置,多个方面的问题,如红绿灯可能性问题、掷骰子可能性问题、抽签排序问题等等,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与可能性相关的猜测,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及计算方式进行思考。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可能性这一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可能性这一知识,有利于锻炼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水平。
        三、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科学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往往会对枯燥的数字、无聊的概念,产生消极的学习心态。因此,在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相关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身心特点加入符合其成长特点的元素,利用数学知识去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例如采用生活中购物或置物方面存在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相关数学知识计算的引导,引发其对这些实例与数学知识紧密关联的生活琐事进行思考,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其所面对的生活问题。学生能够通过课堂中所举的生活例子中明白生活中一些小事的原理,并且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并记忆。基于理解的基础进行知识的记忆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在当前意识教育的背景下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应用能力,有利于整体数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倾向于综合能力,教学目标中应体现提高其综合成绩。这一要求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方式大大不同。传统的数学学科教育往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并这一方式不利于实现全面发展。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的成绩只能作为评价标准中的一个方面,因而在转变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转变,并做到以人为本,重视对学生的重新定位,以培养其综合能力为目标,使之能够真正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增长,真正能够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中受益。
        结束语:综上所述,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如何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真正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中仍然是热议的话题。因此,相关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利用问题导向式数学教学方法时,注重创设情境,有效引入数学问题,并且丰富问题素材,促使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实际课堂中实现更好的应用,并及时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伟伟.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2] 张馨予. 问题导向式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3]白东旭.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