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 朱俊龙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朱俊龙 陈宇
[导读]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的实际建设,与农业生产有直接的联系,国内各地区的农田水利正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实际建设以及管理中,诸多的问题已经是阻碍农田水利的实际发展,比如對农田水利的重视度不足,以及工程的建设有一定盲目性,要想让农田水利取得好的建设成果,需要提升农田水利的建设以及管理水平,让农田水利可以在农业发展中,发挥出实际的价值,让农田水利可以更好地位经济建设服务。
        盐城市隆嘉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055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的实际建设,与农业生产有直接的联系,国内各地区的农田水利正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实际建设以及管理中,诸多的问题已经是阻碍农田水利的实际发展,比如對农田水利的重视度不足,以及工程的建设有一定盲目性,要想让农田水利取得好的建设成果,需要提升农田水利的建设以及管理水平,让农田水利可以在农业发展中,发挥出实际的价值,让农田水利可以更好地位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小型农田水利,就是为了改善农田耕地的灌溉状况,解决农村地区的饮水问题,所建设的水利工程。其中有灌排工程、小型灌区以及小型水库等。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是有直接联系的,开展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当地农业的实际发展,广大农民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让农业抗灾能力得到提升,维护粮食的产量,也是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而一旦农田水利建设以及管理出现问题,当地的农业生产就会受到直接影响,导致诸多的严重问题。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意义
        首先,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具体工作,就是要采取积极的工程措施,对农田水土流失、灌溉等问题进行预防,有效的改良并运用水土资源,在保障农田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提高小型农田利用率与生产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小型农田可持续发展。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的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矛盾,我市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落实以前,广大农业生产因干旱导致连年低产,发展缓慢。在兴建水利工程以前,农业传统生产灌溉中,广大地区普遍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这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即是一种浪费,也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灌溉的要求,同时对水土资源也会造成很大的浪费。面对缺水的现实,水利工程在不断完善,相关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要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改变传统方式,让水利工程在农田发挥更大作用。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部门职能不明确
        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其规模较小,分布较广,在大范围的田间地头形成了多个的建设工程,因此,在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门职能上较为分散,项目下放较为散漫。多处水利工程,由当地农民自行建立,相关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职能不明确,导致工程的质量、标准以及设备都无法达到运营需求。由于部门没有完成相应的维修、管理,因此急需维修改造问题较为严重,总体管理工作杂乱无章,各项责任无法有效落实。
        3.2施工管理水平较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水利设备的使用年限,同时也会影响工程的整体收益。目前,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时候,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且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和管理体系等,影响工程建设质量。这就需要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的质量。
        3.3 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小农水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价值。要想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价值发挥到最大,就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很多的资金投入不到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水利工程建设检测要求完成工程项目的检测,对水闸和小型泵站进行严格的检测。现如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检测不合理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小型泵站坍塌,水闸渗漏等水利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就将会影响农业的快速发展。
        3.4工程建设缺乏管理和规划的一致性
        在规划过程中,存在管理和规划一致性欠缺的问题。

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因为项目小,所以其建设大都属于地方政府行为,受人文地理因素及天气影响,在建设过程中,设计、安排、施工水平等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扩大经济效益、科学开发、工程与工程直接互相结合、影响等很多方面往往缺乏全面性的考虑。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全局目标,在建成后缺乏及时的管理和维护,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4完善建设和管理模式的途径探讨
        4.1制定完善的产权制度
        水利设施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构建有效的水利设施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在改进水利设施发展现状,推动农村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农民发展的意愿,从实际出发,结合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的应用情况,对水利设施进行产权明细化,一经产权分配,其他村民使用要付出相应的费用,以使得整个水利设施的使用体现出平等原则。
        4.2对建设机制进行不断完善
        现阶段,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期间出现的问题,应该强化重视,对建设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从根本避免建设管理问题,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和效果。一方面,在进行建设管理工作的时候,管理人员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进行考虑和研究,组织一支水平较高的管理团队,执行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有效规避施工事故,保证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以及规范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调动。在具体建设阶段,对于出现的事故以及问题,应该根据事故的情况,对员工进行扣发奖金,严重的需要对其解雇,保证可以让员工意识到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建设质量。
        4.3 创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和保護
        一方面,加强管理意识的培养。意识形态是决定行为和行为的内在动力,改革后,应改变人们使用灯管的思路,加强施工管道重视的意识,形成科学有效的小型水利设施运行机制。各级领导要放弃重型建筑,轻型管理和轻型保护的理念,在规划阶段考虑小型水利设施的运行,管理和保护,实现管理和保护的主要责任,确定源头管理。农民要转变只享受、不管理、不保护的观念,增强主体意识,在有关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承担小水电管理保护的责任。改革乡镇水利局职能体系,建立基层水利人员责任制。
        4.4 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队伍建设
        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实际上与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因而村主任或领导干部要积极地对基层建设者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引导其熟知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者应对突发情况的管理水平,并在学习管理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者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建立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和创新激励制度,对于创新能力不强的水利工程管理者要加强培训力度,对于水利工程管理者中提出的创新意见,要给予表彰鼓励,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其次,可以对村民加强水利工程维护观念教育,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效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地区农业和经济的发展来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有效抵挡旱涝灾害,同时还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水源支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作在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要想充分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就必须要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鲍立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8(04):199-201.
        [2]张冲.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18,40(01):226-227.
        [3]周文海.如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J].农家参谋,2017(24):217+233.
        [4]刘丽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农技服务,2017,34(22):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