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齐耘鹤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用到的施工材质以混凝土为主,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几率。
        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860000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用到的施工材质以混凝土为主,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几率。强化混凝土的牢固度和安全度,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本文对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优化措施。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
        前言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由于其防火性、安全性良好,并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挥了较强的稳固性优势,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对于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愈发重视。针对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有必要加强探索,提高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效果,以保证水利工程良好的施工质量。
        一、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
        根据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混凝土的裂缝通常以非荷载裂缝和荷载裂缝两个类别为主,其中非荷载裂缝发生的几率更高,包括常见的收缩裂缝就是属于非荷载裂缝,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混凝土裂缝类型及原因也各有差异。
        (一)混凝土组件受力问题
        水利工程的规模较大,其中涉及到多个繁琐、复杂的施工环节,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组件荷载承受力也各有不同。针对不同混凝土组件的荷载受力性和传递方向,需要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对其形成全面的了解,结合混凝土组件的受力原理和力学特点等,保证混凝土组件承受的荷载量处于合理范围。当出现混凝土组件受力问题时,实际的荷载量超出了混凝土组件所承受的极限范围,将会导致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1]。
        (二)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以砂石、水泥为主,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缺陷,将会增加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几率,原材料的质量和混凝土裂缝现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使用到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将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大大降低,无法满足水利工程施工中对于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整体要求。混凝土发生裂缝的风险性有所增加,降低了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性效果。
        (三)混凝土配比问题
        混凝土的调配工作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点环节,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在调配混凝土时,一旦发生混凝土配比不合理、不恰当的问题,包括错误的水和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比例,将会导致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所减弱,水泥类型选用错误也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抗裂缝性能。当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水利工程施工标准时,将会导致后期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降低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2]。
        (四)施工技术人员施工错误问题
        施工企业为了保证良好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手册等,由专业的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和质量管控。但是由于水利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存在不同程度的施工错误行为,导致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配比以及实际的混凝土施工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纰漏问题,导致水利工程的混凝土裂缝发生几率有所增加。
        二、水地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优化措施
        (一)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严格挑选和质量管控
        混凝土的原材料挑选环节需要由专业的人员负责,加强对混凝土各个原材料质量的管控,包括水泥、砂石等,均需要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监督和控制。挑选良好品质、符合水利工程施工标准的原材料,加入到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由此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应由专业的人员挑选水泥、优化各个原材料的使用流程,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并进行验收和监督工作,保证各个原材料的厂家具备完善的生产许可证等资质。检查水泥等材料是否存在结块、凝固的问题,对于资质不齐全、质量较差的原材料应退回厂家,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中运用到的每一种材料均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强化混凝土的整体硬度和稳固性能[3]。
        (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例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消除混凝土裂缝问题,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进行优化,加强对混凝土合理配合比例的设计和研究,由专业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混凝土原材料,保证最优的原料使用量,优化混凝土的整体配置性能。根据水利工程的施工标准混合各个原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入高粉煤灰,加强对原材料混合过程的有效把控,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例符合标准要求。当制作完混凝土后,由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样本测试,从混凝土中随机的抽取样本,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后,保证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对于不符合使用标准的混凝土,应要求相关人员重新制作,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例的有效性,强化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质量和牢固效果[4]。
        (三)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控
        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混凝土施工环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水利工程施工中,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混凝土施工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消除可能对混凝土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控力度,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诱发因素。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由专门的岗位人员每天定时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验,一旦发现混凝土施工环节中存在不足问题时,应立即纠正和消除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不良因素,保证良好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强化混凝土的性能优势,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施工水平,保证良好的混凝土环节施工效果,提高整体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
        (四)做好混凝土后期的养护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定期养护和管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混凝土裂缝问题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例如,在混凝土的表面涂刷一层的膨胀水泥,强化混凝土表面的抗拉性,并且将细小的微小裂缝填充起来。由专门的人员勘察混凝土的表面情况,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度等及时记录下来,保证混凝土良好的抗压性能,避免有过多的承载物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最大程度的减弱内外部形变应力,降低混凝土裂缝和沉降现象的发生几率[5]。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的现代化社会建设进程中,水利工程的体量和规模逐渐增长,混凝土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对混凝土可能发生的裂缝问题,有必要加强对混凝土裂缝技术的有效探索,加强对混凝土裂缝因素的合理管控,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为后续的工程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樊守亮.分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0):123-124.
        [2]傅文忠.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8):62-63+109.
        [3]杨绪辉.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175-176.
        [4]王凤彬.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7):53+67.
        [5]杜永平.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0):117-118+120.
        作者简介:
        齐耘鹤(2001—)女,汉  籍贯:河南省信阳市   学历:高中  研究方向 农业水利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