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110219810923XXXX
摘要: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经济与科技水平持续提高,让各个行业以及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成就,且将科技成果运用到行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进而创造出众多具有技术性以及科学性的施工工艺以及生产技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各行业中,还创建出了高效、高质量的管理制度。将这些新兴工艺以及技术落实到对应的企业生产与管理之中,使得企业的生产作业效率、产品性能等都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提升。在现阶段,比较前沿的科学技术,比如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等,将这些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其成为具有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本文主要是根据智能制造行业为参考,同时,提出该技术在智能制造行业中的相关应用方向,并做简要的论述,从而为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几点参考性的意见,进而使该技术在智能制造业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改进完善。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应用发展
引言
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与使用。在我国的工业行业中,其优势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该技术也可以称为机械电子学,顾名思义,即是将机器学与电子学进行有效的融合,同时将该技术运用到当前的工业行业中的具体生产过程之中,从而实现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进而对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智能化管理。在现阶段,工业行业中的智能化管理,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逻辑性进行有效的分析,然后对工业行业中的各相关企业生产环节,进行判断、决策、分析以及推理等具体操作。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而实现高精度的计算。因此,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误差现象,将过往人力生产的方式进行替代,大幅度提高相关企业的生产质量以及效率。由此可见,对该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是必然选择。
1、技术简述
该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同时也是构成我国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将该技术运用到信息化、自动化、制造业等多个生产领域。当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AR、VR等信息技术的出现,且得到的广泛运用,这就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的时代。采用传统的制造工艺,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智能制造产业也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持续的进步。智能制造该产业的出现,扭转了过去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模式,将相关企业人力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从而也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极大程度的减少,甚至规避。将该技术运用到智能制造行业之中,对我国工业行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发展现状
该技术概念的提出大概在20世纪50年代,且最早的技术也仅仅将机械与电子进行简单的结合,因此在应用之初,存在较多的局限性,且自动化水平不是很高,且运用的范围较小,也无法将其正式的运用到制造业的具体生产过程之中。然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微处理与计算机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化,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程度的大幅提高,从而使其得到广泛运用,为智能制造奠定前提条件,提供技术支撑。除此之外,还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智能控制以及信息控制等技术,为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当前该技术运用到智能制造产业的生产之中,即将计算机、智能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进行结合,从而使其在制造产业中得到运用。
3、在智能制造产业中的具体运用
3.1数控生产
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之中,制造产业占据了非常关键的位置,该产业得到进步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我国农业与工业技术的持续发展。数控企业,是最早对该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的,主要是由于该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对于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要求更高。首先,在其具体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和保存在系统内部的相关模拟信号对应的资料数据建立连接。其次,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在数控企业进行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现阶段,我国数控企业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数控机床,主要以总主线与CPU进行控制的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可以将该技术运用到具体生产之中,从而利用模糊控制与在线诊断的方式,让对应的控制系统可以对相应的机械设备做准确、精准的控制。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相关软件将控制过程呈现三维式的展示,将抽象复杂的工作生产流程通过图像的形式进行呈现,相应的管理人员,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将作业效率以及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3.2工业智能机器人
在该技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将其运用到电子产品的生产以及智能化的机械设备生产之外,还将其运用到了人工智能当中,使工业智能机器人得以问世,将机电一体化技术所具有的兼并包容的特性集中体现。在对该机器人进行研发的过程中,对其内部系统引用了仿真模拟学,可以使机器人发力节点、身体结构以及外形上与人类具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同时还体现出其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是在进行动力装置操作的机器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由此可见,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到各种生产机器设备的内部系统之中,该机器人就得以被制造出来,同时还可以将其运用到多个领域,且真正接受。在各行业中的相关企业进行具体的操作时,可以按部就班的从事相应的操作工序,从而将这种机器人的自动性、智能性,在制造业领域中充分体现出来。且制造业企业还可以通过机器人的对应识别系统,可以对设计图纸中进行标注的物件性能、规格、类型等进行辨别,然后按照企业生产条件以及具体的加工情况,根据对应的生产步骤,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将产品完整的进行制造出来。除此之外,该机器人还可以进行自动化的监控,对产品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进行检测,倘若发现工序错误,可以及时停止制造,及时止损,将相应的错误信息传送到系统控制中心,而对应的预警装置也会被引发,然后对应的技术人员可以对系统进行维修与检测,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幅度降低,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而进行的二次返工,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
该机器人还具有较大的优势,即代替人力进行可复杂、可单一的机械生产。因此,对应的生产企业就可以将生产效率与效益最大化,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将这些成本运用到培养与聘请高新技术人才中去,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专业化水平。使企业可以开展关于智能化生产机器人的制造与研发之中,让企业形成生产、研发、创新相结合的新型制造企业,让其可以跟随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
3.3传感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的范围持续扩大,对工业生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且传感技术在智能化制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智能制造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其传感技术具有高精度的性能,可以使生产平稳运作。将该技术应用到传感技术之中,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感技术的精准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其与相应的机械设备有效配合,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可及时准确的获取,进而将相应的数据信息反馈给终端控制系统,而终端则对其进行信息分析与处理,实现对生产制造流程的全方位控制,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4、结束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将会进一步的提高,而对应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其应用的范围也将会更加广泛。将该项技术运用到智能化制造生产过程之中,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的生产制造需要,同时也可以将国家的综合实力进行推动提高。将各种先进技术与智能制造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促进该产业得到持续的优化与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军亚.探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20):27-28.
[2]周仁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0,(17):169-170.
[3]刘金涛,翟昱尧.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8):174-175.
[4]于慧佳.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0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