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各类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数量日益增多,特别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不断兴起,而此类建筑中机电工程是特别重要的内容,机电工程涉及特别多的管线,而且存在着重复交叉等现象,因此面临着极大的施工难度。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有效应用新技术,使整体工程管理质量和建设水准得到显著提升。其中,BIM技术在机电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且能够呈现出巨大优势。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有针对性的探究BIM技术的主要内涵以及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和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机电工程;应用
BIM技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模拟数据模型,在整体建筑工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等环节都能够呈现出巨大应用优势。在建筑机电工程中应用该技术,可以确保三维建模深化设计和施工管理有效融合,对机电设备的各类管线进行绘制,模拟成型,这样可以使机电工程管线碰撞、检测等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更有效的指导管线安装施工,同时也能够配合各个专业和相关人员,使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据此有必要对于该技术的内涵和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一、BIM技术的主要内涵
BIM技术也叫做建筑信息模型,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是比较先进的模拟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针对整体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切实管理,实现数据化操作,并且构建三维模型,把建筑物各个时间点的相关数据都纳入到模型之中,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有效获取建筑数据提供必要的条件,进而使决策的精准度和合理性得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利用该技术,可以针对不同阶段进行更有效的信息沟通,突破信息孤岛的局面,实现信息的关联性和流通性。工程建设之前,可构建BIM模型,三维化处理工程设计,同时在模型中设置相对应的错误检索和碰撞检查等等,确保模型能够自动化的检验相关管道的碰撞问题,然后结合检查结果生成碰撞报告。另外,利用该技术进行现场模拟,模拟出施工效果,进而对于复杂施工环境展开科学合理地预测,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此确保整体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二、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应用的主要优势
1有效呈现协同性。
在建筑机电工程中应用该技术,可以有针对性的构建相对应的协同作业平台,融合不同环节,以此使相关部门和人员协同合作,有效配合,以此使整体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实现协同发展,有更为良好的施工效果。
2使各个环节能够有效衔接。
在具体的施工管理环节应用该技术,可以制定出相对应的标准和准则,以此为指引,使工程施工各个环节能够协调和衔接,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细则来进行操作,这样能够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施工指标。
3有显著的模拟性。
BIM技术可以针对建筑机电工程各个项目和相关环节进行有效模拟,构建相对应的三维立体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主要涉及电气线路,暖通系统,电气设备等相关方面的数据,确保各类数据更精准有效,这样能够通过虚拟的方式更好的进行建筑机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升相关工作的质量。
4有很强的一致性。
BIM技术针对整体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模拟的时候,是相关数据信息具有一致性,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模拟信息进行充分融合,进而演化出其他的相关施工信息数据。同时对模型对象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使建筑信息模型更精准,体现出应有的指导性和参考性。
三、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有效进行三维可视化的技术交底。
针对建筑机电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而言,利用该技术可以进行立体化、形象化、全面化的模型展示,特别是针对某些管线十分密集复杂的区域,可以通过这种三维模型或者视频展示的形式,注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更形象直观的指导一线施工人员,使其精准安全的施工。
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构建三维模型,这样能够呈现出可视化的效果,使整体工程施工能够得到形象直观的呈现,同时根据当前的施工情况以及模型所预测的施工效果,将两者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并进行对比,这样能够有效获取具体施工和预期效果的差距。同时,在向相关业主进行建筑功能和工程进度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该技术,针对具体施工情况和模拟设计情况进行对比,使业主对存在的偏差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及时有效的作出调整,确保机电工程施工能够平稳有序的运行。例如,针对地下室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而言,因为管线众多,分布比较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面临极大挑战。与此同时,配电室大多是在地下室,其层高比较低,建筑结构的横梁很高,对应的风管尺寸要有效匹配,而在这样的困难施工环境之下充分应用该技术,可以将具体情况进行更形象直观的呈现,以此使施工难度进一步降低,为技术交底工作有效进行提供便利。用BIM技术进行模型交底时,要有效组织现场设计和施工人员做好施工环境的交底工作,同时对需要施工的地方,可以利用立体成像的方法做好技术交底,以此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和设计师设计主旨存在偏差或者相左的问题。
2、切实有效的综合设计建筑机电工程中的管线。
在建筑机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因为其工程规模比较大,所以涉及的专业领域和内容就比较多,有众多管线和设备等等,由此导致施工环境日益复杂,使施工难度大幅度增加。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充分利用该技术对于管线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优化施工环境,针对管线分布情况进行有效设计,在空间布局方面也进行相应调整,从而降低施工难度。设计人员要确保工程设计图和该技术有效融合,构建整体工程的施工模拟效果图,以此来有效模拟具体的施工环境和现实场景,并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做好碰撞检查工作,然后有效结合思维模型,根据检查结果生成相对应的检查报告,以此使各类管线的布局更科学合理,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管线造成损伤。除此之外,也可以充分应用BIM技术的漫游检查功能,全面深入的检查施工完成之后的整体线路运行情况,做好漫游检查工作,从宏观层面来看实际的管线分布和运行情况,通过模拟的形式,对各类管线的关系和支架形式等等进行淋漓尽致的呈现,以此确保验收人员对具体的施工效果有更生动更可视化的了解。
3、强化建筑机电工程中的管线碰撞检查。
在建筑机电工程中涉及特别多的管线和管网等等,例如,机房、楼层及吊顶等相关方面就有很多的路由线路等等,对此,要想使各类管线能够有效协调,整体项目施工平稳有序的推进,相关方面就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布局,对于具体效果进行模拟展示,用BIM技术对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融合,做好现场测量工作,利用该技术平台对项目的具体信息和数据进行不断的整合和融入,确保各类数据能够有效共享。然后各个方面对于相关管线是否出现碰撞问题进行深入检查,同时定期做好保温层、工作面和检修面等相关方面的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机电管线施工中产生碰撞,以此为后续施工提供必要的条件,防止设计变更问题出现,进而提升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能够明显看出,在建筑机电工程的具体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中,要想使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做好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工作,就需要有效应用BIM技术,利用其模拟化、可视化、管线碰撞等相关方面的功能,以此使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显著提升,做好全寿命周期的管理,进而使整体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显著呈现。
参考文献:
[1]范少兵,熊冉,邓琦,刘坦.BIM技术在某机电安装工程应用全过程分析[J].安装,2019,(01):53-54.
[2]刘政.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安装,2014(6):56-58.
[3]陈少杰.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4(09):71-72.
[4]李铁祥.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8(0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