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赵璠迪
[导读] 摘要: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具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关系到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  北京  102401
        摘要: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具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关系到了我国的经济建设。输电线路是电力工程当中的重要基础构成项目,除了具有对电能进行输送的职能之外,对电力工程整体质量也具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直接决定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针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管理进行分析,介绍了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几种典型技术,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电力工程对城市基础工程建设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力工程质量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输电线路施工则是电力工程当中的一项重要基础项目,对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着重要影响。但由于输电线路施工具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结合具体的自然情况合理设计施工计划,同时对相关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对输电线路施工过程进行完善和优化,可以使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1]。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典型施工技术
        1.1基础施工技术
        (1)在电力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按基础图纸进行施工,做好基础分坑、支模、找正等相关操作,并要合理利用仪器手段,确定施工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和基础偏差之内。
        (2)在基坑开挖前,应先做好对塔位中心桩的保护措施,针对施工中不便进行保留的中心桩,需要在基础外围合理设置辅助桩,并对原始记录进行保留,在完成基础浇筑后,需要及时恢复中心桩。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结合土层地质条件对放坡系数进行确定,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优选挖掘机进行机械开挖。当地下水位相对较高时,应采取降水措施,流沙坑适合采取井点排水。在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筑。
        (3)针对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处理地基,确保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需要保持平整,而且应接缝严密,在对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需要涂脱模剂。现场浇筑混凝土需要采用机械搅拌,并采用机械捣固。在有条件的地区,应使用预拌混凝土。当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3m时,需要合理采取防止离析措施。在冬期施工时需要合理采取防冻措施,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应高于5℃。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5℃。雨季施工基坑或模板内采取防止积水措施,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及时采取防雨措施。基础混凝土应该结合季节和气候等条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1.2杆塔施工技术
        在杆塔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做好铁塔的组装和吊装等工作。在组装和吊装杆塔环节中,需要严格把控以下几点技术要点。
        首先,在对杆塔主体进行组装时,往往会出现构建组装难度较大的现象。在此情况下,相关施工人员不能强行施加力量去对接和安装,而应该对接头尺寸、螺栓质量以及孔隙口径等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从而采取解决措施,避免使用蛮力导致构件损坏。
        其次,如果电力杆塔为直线杆塔,则应该实施线路保护帽浇筑施工。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充分保证保护帽和搭脚板之间的连接质量,避免出现裂缝问题。
        最后,在组装杆塔主体后,需要做到杆塔相关连接部位螺栓的防盗保护工作,对关键部位,如螺纹和螺帽等进行电焊处理,还可以装设相关的防盗帽和防盗碗。
        1.3架线施工技术
        (1)架线施工
        架线在输电线路工程当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环节。在进行架线之前需要根据导地线的实际位置,合理调整放线张驰度,准备好具有较大轮径和较强耐磨性的滑车,确保导线直径和滑车轮槽直径能够保持相符。目前,在电力工程当中,架线施工具体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单面跨越架、双面跨越架。其中,单面跨越架主要在乡村道路、缆线障碍物的跨越搭接处进行应用,双面跨越架主要在城市环境中公路、铁路的跨越搭接处进行应用。在紧线施工环节中,需要严格把控以下几点技术要点。
        首先,在紧线施工前,需要抽离处理杆塔建设环境中导线、避雷线的多余部分。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将导线、避雷线的水平位置进行控制。之后则需要对线路进行绞磨抽离和牵引处理。如此一来,可以防止抽线、锚线中跨越架、障碍物影响施工活动的进行,提升线路架设的整体质量。
        其次,在紧线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要严格按次序落实操作。在对综合线路进行处理时,需要按照先避雷线、后导线顺序进行。而对于双回线导线,则应该按照上、中、下的顺序完成紧线施工。


        最后,如果避雷线、导线出现临锚不受力的情况时,应该停止紧线动作,拆除临锚。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绳索对电力线路进行转向压线,而不应采取人力压线。
        (2)导地线展放
        在导地线展放前需要进行检查,确认导地线厂家、规格、材质和绞制方向相同。同时检查OPGW及ADSS光缆由厂家进行的单盘测试记录。架线施工前应由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试件进行连接后的握着强度试验,试件不得少于3组,并覆盖全部厂家,试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光缆放线段长度与光缆盘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线路工程的导线,在进行展放时应采用张力放线。对于110kV线路工程的导线,在展放时宜采用张力放线。而针对光缆及良导体架空地线,则应采用张力放线。
        (3)导线耐张管压接
        在压接前必须对压接管、液压设备等进行检查,如不合格严禁使用。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有压接操作许可证,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业人员见证,并对原始数据进行记录。确保割线印记准确和断口整齐,不得伤及钢芯及不需切割的铝股,切割处应做好防松股措施。在具体穿管前耐张管、引流板应用汽油清洁干净,导线连接部分外层铝股在擦洗后,应均匀地涂上一层电力复合脂,并用细钢丝刷清刷表面氧化膜,保留电力复合脂进行连接。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措施
        2.1强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当中,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工作加大重视,并从源头上使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安全事故等问题得到减少。首先,管理人员需要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带头作用,通过实际行动来对施工人员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做到不断更新自身理论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从而使员工能够对其感到信服。其次,施工企业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对行业内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聘请,并召开讲座,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明确和了解相关的施工流程、施工技术和注意事项。而在具体开展培训工作时,培训讲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真实案例,从而使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有效提高,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4]。
        2.2创建起完善的管理制度
        通过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使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具体来说,在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不仅需要约束相关人员操作,而且还需要具体规定工作细节,合理调配相关人力,确保施工工作能够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从而使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企业其他部门人员需要做到配合,合理整合和利用资源,从而使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时,需要合理制定采购方案,确保相关材料的有效利用。采购人员需要严格按照采购方案开展采购工作,从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2.3创建市场化的施工管理模式
        在传统电力工程开展过程当中,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不够细致,对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在传统电力工程中对成本控制加强重视,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构建市场化施工管理模式,可以使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输电线路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大,而施工人员比较分散,地理位置也十分分散,对此,可以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在施工现场设立相关的视频监控点,从而对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掌握。而在具体施工前,需要对输电线路架设的路线进行勘察,对路线中是否有房屋和农耕地等情况进行了解。
        结论
        综上所述,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环节,对于电力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企业需要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充分了解和合理应用,从而提升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更好的保障工程质量。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需要加强管理工作,合理采取管理对策,完善管理制度,协调各部门工作的开展,提升对输电线路施工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亚峰,马继先,慧海生.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5):169-170.
        [2]吴龙军.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J].数字化用户,2019,25(43):158.
        [3]田晓朋.输电线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9,9(9):179-180.
        [4]王开平.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要点与管理策略[J].通讯世界,2019,26(5):182-183.
        作者简介:
        赵璠迪(1988.11-),女,汉族,北京,大学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工程技术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