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之间的互动情况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协同发展都有比较好的推动作用。我国各高校都应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园文化的建设之间的相互影响有着正确的认识。通过对二者的互动情况进行研究、对相关的互动机制进行完善,让二者的互动环境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实现优化,进而达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互动;
前言
在市场环境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也让各大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强化对人才培养和引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在高等教育的革新过程中也是比较重要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实践工作中是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给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渠道。通过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让高校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有更好的方式和途径,而且也能够有效推动高校以及整个地区的发展和建设。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基础
通过对实践工作进行分析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性表现出了一定的欠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二者在顶层设计方面也不够,二是参与者和实施者之间没有比较强的统一性,三是关于教育内容也没有比较强的融通性,四是方法手段上也没有实现相互的借鉴和促进。其原因是自主意识和理论知识的不到位以及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通常都会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区分对待,这也让两者之间的联系不能很紧密。从高校教育实践工作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都应当围绕着给党和国家培养综合素质更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的核心就是以文化育人。校园文化的参与者以及实施者是全校所有师生。通过组织各种校园文化,进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本校特点的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打造出更加良性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各样的措施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以及品行等方面的优化和提高。由此可以看到,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可以互相促进。两者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给校园文化的建设供应理论和价值的指导,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又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行强化,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实施。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育人。通过一定的育人规律,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化建设之间的互动模式
2.1顶层设计上的相互关照
在高校的教育功能和重点工作中,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强化顶层设计,让两者的契合性以及关联性能够实现顶层设计方面的互相协调。从培养目标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高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因此,应当把两者进行融合实施,让两者能够实现良性互动。从资源共享方面来看,二者之间也能实现更好的协调。当前一部分高校因为没有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有效联动的重要意义,也没有构建起更好的资源共享平台,这就导致了很多资源被浪费的现象,而且也没有实现很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顶层设计方面,应当强化对有关的资源以及制度等进行共享。从相互促进方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应当重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健康、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彩,也能够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进而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良好。同时,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也应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进行加强。
各高校在开展校园化建设工作的时候,不但要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而且也应当对一些外来的比较好的优秀文化元素进行引进和吸收,进而让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让校园文化的政治方向更加正确、思想内涵更加丰富,进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先进性。各高校只有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功能,才能够让青年大学生以更加正确的态度顺应当今世界复杂多元的发展情况,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党和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实施者和参与主体的有机统一
各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青年学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实施者。虽然两者的角色有一些差异,不过依然可以实现很好的统一性。将实施者和参与者进行互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统一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的内部互动。从角色方面来看,只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才能够在人格平等方面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也才能够实现更好的教育成效。当前的现状是不管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维度来说,还是从校园文化建设维度来说,很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情感共鸣和思想互动。主要是因为有关教育管理工作者并没有很强的管理意识,没有对接受教育的具体对象的特征和有关情况等进行分析和研究,通常只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二是因为当前的受教育者有比较强的独立意识,也都是以自己的喜好或者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或者生活,没有融入到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体系的主观意识和能动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分裂状态也让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之间的融和有了一定的影响。要想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深入分析和掌握师生互动关系的现状和特征,并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举措进行解决。除此之外,从当前的实践工作来看,教育工作者不但会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而且也会扮演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者的角色,这样的双重身份其目的就是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标。作为学生来说,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化建设的参与者,而且也是其受益者。这样的双重角色让学生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不过,无论是老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都会在实际情况中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协调,主要原因是两者通常都可能呈现出机械地接受教育或者实施教育的情况。而且因为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文化的传播速度也比较快,当前的学生也面临着比较多元的文化的干扰和影响,因为正确思想的引领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就造成学生的价值取向可能表现出混乱的多元化的现象。
2.3建设内容互为表里
从建设内容来看,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在文化建设,其目的都是培养出能力更高、综合素质更强的党和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管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都有着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渗透和融入。因此,两者都需要在理论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教育力度的强化,让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都能够实现更好的育人成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高校的校园化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能够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应当在实践工作中强化联系和互动,对于提升教学成效和对有关教育资源的整合也有比较好的积极作用。通过引进和应用一系列的合理有效的措施,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也能够在高校形成更好的思想政治氛围以及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8):91-93.
[2]王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6):53-55.
[3]徐晓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模式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6):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