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 830001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信息的日益增多,新网络媒体也逐渐显露,也对传统图书出版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新时期发展下,使图书编辑出版面临着机遇和巨大挑战,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图书编辑出版要求编辑具有良好的工作素质和分析能力。基于此,就做好图书编辑工作的相关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以适应社会发展,丰富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编辑的主体是图书。如何做好这一工作,是新时期的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图书编辑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图书编辑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以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以专业态度和支持支持,迎接新时期图书编辑出版的机遇与挑战,为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图书,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新时期图书出版编辑行业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一)加快图书出版体制改革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移动因特网技术和智能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传统出版行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快读是图书出版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传统的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中,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广大社会群体的心理需要。整本图书的编辑模式和整本图书的编辑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制约着整本图书编辑工作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必须对现有的运作模式进行改革和更新,灵活地运用现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开展图书编辑工作。就图书出版体制改革而言,图书出版能够为现代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推动数字出版行业发展
传统的图书出版业已不能满足新时期人们快速阅读的需求,人们在阅读过程中更注重阅读方法的灵活运用和阅读内容的丰富。在积极响应当代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传统图书出版业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图书出版和编辑工作,保证了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业的有序发展。与传统的图书编辑方式相比,数字出版模式有很多优点。数字化出版充分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因特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阅读需要,能以最快速度传播所收集的信息,从而提高图书发行的及时性。
(三)促进图书编辑工作进步
出版业通过引进计算机设备和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编辑工作的效率,推动了图书编辑工作的发展。但这对于传统图书出版与编辑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充分利用传统图书编辑资源,加工出更多吸引人的图书,图书编辑既要有专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市场敏感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二、新时期图书编辑工作具备的能力及其要求
(一)策划技能
首先策划能力是新时期图书编辑最基本的能力,这就要求编辑必须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独到的眼光,选择适合时代的、富有新意的选题,在一定程度上能根据市场变化的需求做出预测。巨大的图书市场,要求图书编辑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选择独特的选题,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使图书从市场的动态和社会的发展模式中,向大众提供,使图书编辑具有超常的策划能力,能够在混合图书市场中选择高质量的选题,探索选题的可行性和市场前景,使图书成为畅销书,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
(二)组稿、审稿的能力
一位能力较强的编辑不会在乎他写了多少书,而是会接纳和满足多少读者。就像图书编辑一样,要能够讨论求和审阅稿件,发现图书的市场价值。对各种非均匀性的文字作品,必须严格把关,保证书本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优秀的书籍可以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奉献。阅读者的阅读质量取决于编辑的撰稿力和审稿力。
(三)职业道德、基本素养
坚实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基本素质是图书编辑工作的基础。书本就是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把积极健康,传播正能量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的读者,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有些出版商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基本图书出版的道德。消极新闻和不良文字给广大读者带来了消极影响和心理波动。不管是出版或书商还是图书编辑人员,都应做好图书的专业素养和时代感,提倡文明书本,促进广大读者健康着成长,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1]。
三、新时期下做好图书编辑工作的相关途径
(一)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
随著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图书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图书编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在严峻的图书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编辑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刻理解书的文化。书籍加工工作涉及到政治、历史、艺术、教育、经济等各个方面,需要通过各种培训课程,才能提高图书编辑人员的知识水平,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编辑人员常常也能通过读,听,写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人生不只是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书籍编辑能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现实。
(二)跟上时代的步伐
书籍编辑要与时俱进。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作品就失去了对当下环境的考虑,书本内容缺乏深度,缺乏社会争议。当今社会的发展,首先要重视图书的创新与发展。为了改变图书编辑的传统思维方式,要创造创新意识,在处理生活中的书写事件时,不断提高图书的社会吸引力,为图书的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走进读者的内心
书籍出版后,与书籍紧密相连的是读者。在图书编辑与读者不断进行图书交流的同时,读者也在进行着图书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当今的网络时代,图书编辑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都以网络平台为基础。通过网络平台,编辑可以倾听读者的心声,了解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因为一个人的思考能力有限,在选题、审稿时,图书编辑必须听取读者的意见,提取有用的信息,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满足他们的观点,但是很多人的思考是无限的。只有在有限的空间中,才能了解读者的内心,进入读者的世界,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凝聚人们的智慧,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才能提高人们的文明程度[3]。
(四)扩宽合作,开展多渠道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电子商务模式也随之产生。书籍编辑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自己的图书工作进行宣传,以使其更好地向人们展示,书籍文化不是盲目的封闭,要“走出去,引进来”,丰富我国图书市场。中西文化的交流,能使优秀图书脱颖而出,最终形成丰富多彩的图书文化[4]。
四、新时期图书编辑工作的创新手段
(一)图书编辑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由于传统图书编辑模式选择范围较小,编辑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效率低下、效率低下的图书编辑活动。因特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将逐渐改变传统的图书编辑方式,数字图书编辑在进行图书编辑时,必须让员工完成纯文本处理、计算机绘图、纸张和加工等功能,可以根据实际图书编辑的要求和需要灵活使用。相关的加工操作应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从数字化图书编辑的实际出发,编辑部门要不断改革和更新编辑方式,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需要,不断优化图形处理方式,提高图书编辑的灵活性和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5]。
(二)图书编辑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编者在进行图书编辑活动时,首先要做好内容的加工选题工作,对所要制作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明确编辑工作的范围,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框架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和需要开发相关内容。但就目前图书编辑的现状而言,编辑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从读者的角度去了解读者的需求、热门话题或争论,做好选题与编撰,正确把握写作方向和方向。编辑要在选题过程中开展创新活动,要以选题为本,不断完善和整合整个选题架构,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不断提高编辑对读者需求领域的敏感性,正确把握图书编辑发展方向[6]。
结论
总之,作为图书出版业的核心环节,图书编辑是使其具有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编辑要有创新意识,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融入不同的文化,实现图书内容的丰富多彩,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必须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升我国图书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出版社)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卓敏.新时期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传媒论坛,2020,3(18):92.
[2]游翔.提高编辑素质,多出精品力作——浅析新时期图书编辑的素质和能力[J].传媒,2020,(12):73-75.
[3]崔军英.新时期科技图书编辑能力与素质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0,(7):26-28.
[4]张笑城.新时期图书出版编辑的职业素养要求[J].记者摇篮,2020,(1):8-9.
[5]范晓芬.新时期图书出版对图书编辑能力的要求[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0):175-176.
[6]杨志能.探析新时期图书编辑的创新能力和素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1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