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10
摘要: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地域文化浓郁的城市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星星。中国的众多古城位列其中,如苏州、北京等地,这些城市的共同点便是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了城市中的园林景观中,为城市建设增加了最显著的标签。本文从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着手,探讨了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方法,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地域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关键词:地域文化;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1地域文化的要素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物质产品和其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总称,这种文化形式首先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要求,沿着这一主脉分生出的包括衣、食、住、行的分支,都涉及物质文化。从古至今,文化的发展建立在满足物欲的基础上,其实是一种衍生物。拿蒙古族来讲,最初栖身于洞穴、巢穴之中,能躲避风雨、猛兽即可;生存条件得以改善后开始尝试利用栏杆和兽皮搭建地上建筑,在不断地进化中有了精美温暖的蒙古包。在饮食上也是一样,游牧民族最初以牲畜奶、肉为食,为防止食物不吃完而变质,他们发明了各种奶干和肉干来储藏。勒勒车、蒙古袍等蒙古特色都是在最初对生活的简单诉求的基础上发展衍生而来。这些经历了历史的考验而延续下来,最终形成传统的形式都是物质文化。从历史文化名城到古建筑,甚至老胡同,从艺术品到小手工,再到书籍文献,都是园林设计要表达的物质文化要素。
(2)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多是指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发展积累起来的文化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地域性。表现为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空间,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几乎涵盖了生活中涉及到的一切非物质形式,如民俗、传统认知和各种艺术体系。非物质文化包括民间诗词歌赋、表演艺术、民间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极其广泛的范围。诗词歌赋如民间长期口口相传的二十四节气歌、朝代歌、顺口溜、民谣、史诗、唐诗、宋词、元曲等;民间传统如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春节、中秋节、元宵节、敖包会等民俗、庆典以及他们在历史中衍生来的典故,另有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经验总结等;民间表演艺术如传统的戏曲歌舞、杂技表演,如木偶戏、驴皮影,和一些民间杂技绝活等;以及与宇宙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有关的民间知识的文化场所空间等。非物质文化的表达往往具有非物质性,如有些非物质文化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表达,有些则在人们的表述中传播一代又一代。
2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2.1整体和谐性原则
地域文化在地域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由于地域环境具有整体性特点,即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所以地域文化与地域环境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充分了解和把握地域环境要素。二是不要盲目设计,应遵守地域环境中蕴藏的客观规律。三是统一设计,如果设计分散、凌乱,那么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也是混乱不堪。统一设计的好处是使各种景观互相融合,从而达到和谐、统一。例如,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设计的园林元素包括了当地的本土文化、生态特征等,同时还具有现代园林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墨西哥传统文化中的鲜明色彩和奇特幻想装饰。
2.2个性化原则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积淀和人民的共同创造。园林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首先,应树立一种尊重当地地域文化的意识,并持有正确的态度,只有这样,设计的园林作品才能打动人心。其次,应遵守个性化原则,使设计风格不落俗套,从而在人们心目中落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3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方法
3.1删减繁琐,适度留取地域传统
在我国的传统园林中,有许多历史价值高、保存相对完整的传统园林建筑。对于这一部分建筑,不应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全部拆掉重建,而是保留其传统,删减繁琐、留取精华使其特征更为鲜明。在众多的设计手法中,保留是一种简便、易上手的设计手法,具有诸多的优势如协调主题风格、使其成为统一整体,对整体环境的破坏力度小等。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应适度留取地域传统,使古老的历史景点仍然散发出生命活力。
3.2确定并运用地域元素符号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地域特色文化,因此设计之初,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当地的特色资源,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进一步确定出代表当地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选取工作至关重要,要极具象征性和代表性,这是该园林与其他园林的本质区别所在。地域文化元素的内容来源多样,主要包括建筑语言、各种传统或现代民俗、文化符号等。其往往通过抽象的形式进行表达,如园林雕塑、小品等。
3.3再现历史文化
对于遗留的历史文化遗产,应采取有利措施进行保护和保留。除了这项工作之外,园林工作者还应对历史文化进行再现,避免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亡,通常采用的方法为景观恢复法。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景观恢复时,具体的操作方法可分为2类:一类是充分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模仿原建筑形式,再现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建筑风格气度;一类是再现历史典故,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雕塑,雕塑内容为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例如,美国的罗斯福总统纪念园就是利用雕塑对历史典故的再现。纪念园中使用的元素包括植物、喷泉、花岗岩墙体,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创造了4个室外空间。这些空间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象征了罗斯福总统所经历的4个时期。即使不懂其中历史典故的人看到这些空间的雕塑,也能略知一二,这便是园林景观的正面积极效应。
3.4将地域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更是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对其精神境界的修养和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具有严格的设计原则,即地域文化中传统特征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与时俱进才能碰撞出灿烂的火花,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独特魅力。例如:在库尔华坎历史公园景观中,石头便不是“一般”的石头,它是墨西哥旧日城市拆迁后的遗留物,石头材料和颜色与古朴建筑相得益彰,协调统一,既体现了公园的风格,又展现了墨西哥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结:
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在园林设计中,首先需要从不同的属性来分析地域文化的要素和特征,这些文化要素通过语言和符号、文字、服饰、文学艺术及表演艺术、雕塑、民族风俗、饮食、图形、建筑、器物等表现。这些表现要素之间联系密切,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科学的表现原则和合理的表现途径来实现文化的景观表达。
在进行园林规划设时,想要融合地域文化元素来增加景观的特色并不难,地域文化这个概念所涵盖的要素数不胜数,即使应用在特定的区域环境中,设计元素也是手到擒来,但如何实现和谐、科学地文化表达就需要必要的准备工作。首先要考虑规划区域所在的人文、环境现状,根据对当地社会结构层次的调研分析、人居环境特色、居民职业结构考察,以及当地群众的认知水平来判断地域文化的切入点。以本研究文化广场的设计来说,广场既有休闲娱乐的主要功能,又有交通集散的辅助功能,这类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需要围绕市民这个主要中心,充分考虑周边的人群类型,建筑功能等因素,选择与周边环境相宜,最好能够互为绿叶的和谐元素;同时要考虑该文化广场所涵盖的娱乐设施如露天表演台与私密安静场所的协调;适合年轻人的公共空间与适宜老年人的聊天、下棋空间的隔离;以及儿童活动空间各项安全措施的保障等因素。同时要考虑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园林设计的必要前提,也就是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主要内容。设计既要达到空间活动的多元化,又要实现各类功能单元、设施之间的相和谐,实现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保证了美学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宋婷婷,信桂玲.浅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所起的作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3(3)
[2]张珂,钟直峰.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与文化:学术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