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高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李伟丽1 田震2
[导读] 新时期初中教育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要求即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在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作为教师应当注重经典传承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李伟丽1 田震2

        1泗水县龙城初级中学  2泗水县洙泗初级中学

        摘要:新时期初中教育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要求即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在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作为教师应当注重经典传承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以初中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导向,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发扬高尚的民族精神,最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需要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来推动教学的完成。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语文教材中更是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对此,我们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教材主题为基础,不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接班人。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弘扬和传承我们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真正实现以文育人,引领社会风尚。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的底蕴需要依靠文化自信来体现,这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本要求,推进文化繁荣的内在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最后将实物、技艺、知识、思想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展示出来,具有极高的历史与现实价值。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以此不断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1]。
(二)弘扬优秀文化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从明确指出“我们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位。”在新时代对文化有着新的批判依据和标准。而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根源,它在实物技艺以及思想知识层面上都是我国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究其本质就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能够促进新时代的不断发展,推动我国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进步[2]。
(三)巩固文化传承
        要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就应当不断巩固文化的传承,通过实现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结合,能够促进文化的一脉相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需要依赖于强大的文化自信。而这一自信需要依靠文化传承,文化传承能够给予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实现伟大复兴。对此,将教育作为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构建针对性的传承体系,以此来推动文化传承的不断创新,有利于巩固传统文化,让文化代代相传。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一)在诗词中感受传统美
        通过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应用,通过加强对于教学资源的挖掘,升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占比较大。通常情况下,这些古诗词都有既定的主题,并通过这一主题来串联诗句。古诗词的学习主要在一个单元的日积月累中,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涉及到律诗、民歌、古风等。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进行朗读来感受到传统汉语言的音律美,提高自己的语感,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3]。教师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将古诗词的意境表达出来。学生应当充分利用朗读的方式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让诗中的场景更加立体化,以此强化对古诗词的鉴赏与感悟。例如,在学习《观沧海》这首古诗词时,需要教师首先推进朗读。第一遍感知诗词大意、第二遍感知诗词意境、第三遍感悟情谊。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家国情怀,并在其中体会传统文化的成分。

(二)以传统节日为契机
        在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除了应当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进行同时,也应当充分运用各种契机,强化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节日的资源,并且组织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动,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为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以传统节日作为基础,充分挖掘传统节日中的精神内涵,并且展开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4]。团委也可以号召学生组织在传统节日时,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在清明节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以及相关的典故,并且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以及演讲比赛等等,如果在条件允许的背景之下,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烈士陵墓,缅怀前辈们的丰功伟绩以及英雄的崇高精神,使得学生充分体会到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例如在端午节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边五彩绳以及包粽子的活动,通过以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文化形式组织相应的活动,并且引导学生领略这一位爱国诗人的精神品质,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5]。
(三)创新教学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于其中并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历史事件,通过为学生展示英雄事迹并且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其中,加强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展开一系列的主题论文征集活动,增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之上,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展开正确引导,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初中这一阶段的学生活力四射,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我的舞台,最终全方位的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例如我们在教学《行路难》这一首古诗词很多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会产生抵触的心理,他们认为古诗十分复杂且还要背诵记忆,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通过加强对于古诗词的挖掘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在讲解到玉盘珍羞直万钱这一句子时,教师可以将羞和直单独进行讨论。前者代表山珍海味,而后者则是价值的意思。通过联系古诗文的具体语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山珍海味如此值钱?难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不是浪费粮食的现象吗?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入学生生活中粮食浪费这一现象展开分析,这样不仅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趣味化,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6]。

(四)深入探究教材资源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载体,提高教材的应用效率会直接决定到课堂教学质量,他们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得学生对于教材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作为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例如我们在学习论语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有关儒家的文化,引导学生走进国学经典之中,认识民族经典文化,以小组探讨的形式主动收集有关经典文化以及孔子的故事[7]。根据教材内容对孔子的思想和观点进行了解,并且整理成报告在讨论会上进行演讲,学生在交流和倾听的过程中也能够加深对于文言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对教材资源展开拓展,使得传统文化能够深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
(五)注重教学导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导入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导入作为教学的开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也可以展开课堂导入,最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文化引领。学生对课外活动进行延伸和拓展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展开教学,例如我们在学习木兰诗这一节课时,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花木兰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真正的体会到孝敬的品德。在教学之前教师也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展示有关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影视片段并且播放演唱视频,使得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充分激发自身的视听感官,从而对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之后学生可以围绕着这一话题展开交流和探究,进一步意识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8]。在此过程之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木兰雕像以及邮票,形成一套全面的木兰文化,帮助学生认识的花木兰对于父母的敬爱之情,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系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推动初中语文的学习进程,使得学生身份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在其中汲取优秀的文化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倪琴琴.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60-62.
[2]高恒增.“互联网+”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J].中国新通信,2020,22(18):207-208.
[3]罗光羽.品读诗词  由象入境——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模式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35-37.
[4]王跃海,乔昕,何莉.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J].理论观察,2020(07):153-155.
[5]司多明.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92.
[6]于银年.诵国学经典  品百味人生——初中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40-42.
[7]吴义明.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53.
[8]赵晓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运用——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13):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