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王燕
[导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小学语文课堂都投入了信息化的设备和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王燕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复兴学校        751100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小学语文课堂都投入了信息化的设备和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智慧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新的亮点,突出体现在直观性、开放性和智能化等几个方面,这些不同的变化都给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智能的血液。通过在智慧化教育的环境中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能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不断培养和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教育;核素养;策略
        引言
        新时期“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慧教育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同时还为学生开展学习提供更多直观、高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创设出更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对更好地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对以智慧教育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从《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在学习小学语文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几个方面。首先,是语言的构建与运用。这是任何一个阶段开展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汉语语言的构建方式,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汉语语言知识开展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其次,是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具体涉及直觉、联想、推理、判断等基本思维方法的学习与使用。再次,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要求学生在不断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体验、欣赏、创新的方式对各种语文学习活动进行深入学习,透过语文课文了解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最后,是文化传承与理解。主要涉及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学习,通过学习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智慧教育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发挥智慧教育创设虚拟情境,促进学生学习创新
        小学语文属于一门以汉语知识为主的抽象知识学科,尽管学习过程中很多对象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然而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将课文中所有的描述对象真实地展现给学生,这就给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某一对象造成一定的阻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某一生活中的实物,往往通过挂画的方式展示,然而由于挂画的面积较小,且具有一定的二维平面性,学生无法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这一事物。
        借助智慧环境的虚拟设备,能轻松地将教学内容中涉及某一事物和情境的部分,通过虚拟情境创设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培养学生思维的延伸性。
(二)利用智慧教育优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使用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当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找到对应的教学资源时,学生就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学习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寻找教学资源的方式往往是通过在书籍、习题库、现实生活等途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保证教学制度的顺利开展,但当学生逐渐适应后就会感觉这些教学资源有些单调,影响学生提升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适当通过智慧教育的方式优化教学资源。
        1在寻找教学资源的同时,对于相同知识点教师往往能找到多个不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多个不同的教学资源转换为个性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分发不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资源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合理运用智慧教育工具开展教学,让不同学生在接受智慧教育的同时提升对所学知识的接受程度。
        3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网络、数字化设备等相关新媒介寻找新的教学资源,通过不断优化教学资源的形式、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的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三)使用智慧教育展示学习成果,实现学生共同进步
        成果展示及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积累学习信心,提升学习成绩的一个关键过程。由于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及对各种知识的灵活掌握,因此在开展成果展示和评价过程中不宜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作业提交及主观评价的方法。适当运用智慧教育平台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更多同学参与评价活动,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教师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通过建立班级群空间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及最终成果上传,并要求学生精心设计自己上传的照片,提升作业质量。
        2学生开展互访活动,通过互踩朋友圈的方式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过程及结果,并尝试帮助对方找到存在的问题。
        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作业评价,通过组内评价、组外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开展个性评价。其中组内评价主要是对该同学在小组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价,组外评价则是学生对某一作业内容的主观看法,教师评价的重点则应放在切入点上,挖掘学生某一特长并给予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后期的学习动力。
(四)借助智慧教育创设学习活动,优化学生思维意识
        学生思维意识的形成与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多少及效率有一定的联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受到场地、设备、时间等相关内容的约束,很多情况下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效果并不明显。在智慧教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智慧课堂本身的个性化优势,创设更多适合学生心理的趣味学习活动,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优化学生的思维意识。
        1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2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一方面,应时刻关注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情况,对一些表现不积极的同学给予提醒。另一方面,当活动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提示,并通过提出间接性问题的方式优化学生的思维意识,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力。
        3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数字化资源收集资料,并结合智慧教育平台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任务,最终保证小组顺利完成任务。
        结束语
        综上述,教育部为了更好地响应十八大提出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基本要求,研制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随后的几年中,全国各地小学教师纷纷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活动,试图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智慧教育的融入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具有更多新的优势,如何在这一优势下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关于智慧教育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林晓静.??华夏教师.?2020(26)
[2]论智慧教育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分析[J].吴夏梅.??华夏教师.?2020(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