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植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 徐雅红
[导读] 种植特色课程具有真实性、体验性、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其他教育途径更为直观、具体、形象、生动,
        徐雅红
        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三莲幼儿园 312026
        摘 要: 种植特色课程具有真实性、体验性、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其他教育途径更为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它能让观察在幼儿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积极渗透、有机整合。为此,我们开展了“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观察能力”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种植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提升观察的持久性和有序性,促进观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种植活动 幼儿观察能力
        《纲要》明确指出: “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规则意识和责任感。”“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而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的种植活动,则为幼儿在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提供了直接、有利的条件,是幼儿养成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符合课改的需要。我园试图以幼儿种植活动为切入口,全面推动与深化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发展。让幼儿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在操作与探究等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形成有价值的园本课程。
一、丰富适宜的种植环境,激发幼儿观察兴趣
    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还能巩固观察效果。因此,我们非常注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种植环境,让孩子置身浓郁的种植活动环境,体验观察、操作、探究、合作的乐趣,发挥环境在种植活动中的渗透作用。班级自然角: 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地面、墙面、窗户、柱子等,并向空中发展,使整个种植环境形成多方位多空间的组合。在植物陈列上,我们根据植物的类别和特性以及幼儿已有的种植经验,采取了分区域摆放的方法,我们还为幼儿专门开辟了一块种植观察记录区,提供了老师设计的适合不同层次幼儿的植物护理记录本、种子发芽记录本、动植物生长记录大图书、幼儿问题记录表等,激发了幼儿观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还开展了种植基地区。可见,良好的种植环境的创设不仅为幼儿拓展了活动的空间,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更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为幼儿观察发现、积累经验、解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充足的观察时间,保证幼儿观察质量
        充足的时间是保证幼儿观察的必备条件。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将自己的角色定为幼儿的支持者,并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和机会,让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去解决问题。在每次种植活动中,我们也会给予幼儿自由宽松的观察时间,幼儿们自由结伴进行观察、商量、交流、分享。如春天,菜园里的蔬菜花都盛开了,有蚕豆花、油菜花、豌豆花、萝卜花……孩子们看到这些美丽景象的时候都纷纷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并且都想去近距离地看一看、闻一闻。于是,活动“菜园里的蔬菜花”就生成了,孩子们自由地穿梭在蔬菜花之间,并时不时地与同伴交流着自己的观察内容,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三、多形式的种植活动,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一) 比较观察法教学活动
        这种方法能较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因为有的植物外形比较相似,有的植物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有一些植物很快就能发生变化,有一些植物变化就比较小; 而相同的植物种子在相同的种植时间内也会因为光照、水等多种因素造成生长速度不一,所以教师要引导幼儿将两种相同的植物(或者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逐步掌握对比观察的方法,使幼儿的观察面更加细致、全面、有效。
(二) 自然角活动
        通过实践证明,小小的一个自然角会给幼儿带来无限乐趣和探索欲望,它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讲,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从多角度、有目的地来观察植物,并且在观察之后会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此外,通过自主管理自然角,他们会在照料管理中发现问题,并主动尝试着去解决问题,促进了他们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如在观察护理自然角的过程中,孩子们时常争论谁的秧苗长得高。但由于种植容器的不同、秧苗摆放位置的不同,大家谁也不服谁。为了能让他们敏感地觉察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情况,并会运用图像、符号、简单文字等记录观察内容,我们及时为孩子们提供多种测量高矮的工具。于是一场关于 “秧苗比高矮”的 PK 开始了。A小组将平日爸爸妈妈用手掌给他们测量衣裤长短的方法迁移进来,通过观察比较谁用的掌数多谁种的秧苗就爬得高。B小组则两人合作用绳子作为测量工具,根据观察到的秧苗到绳子部位高低来决定谁的秧苗爬得高。C小组利用网格来进行观察比较,看谁的秧苗爬上的格数多谁的秧苗就获胜。D 小组没有使用任何测量工具,试图通过目测来观察比较秧苗的高矮。在观察测量之后,他们还将观察比较方式与结果用不同形式记录下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不可缺少的环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对我们开展的种植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园很多家长也是种植的好手,所以要积极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为我们种植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出谋划策。我们邀请家长来园指导活动,使植物成活率提高。此外,家长的积极参与也能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为了更进一步利用家庭资源,我们动员家长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共同搜集最新信息资料,并为幼儿园提供一些种植技术上的帮助。为了寻求家园共育探索的新模式,我们还通过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开展幼儿探究活动的态度; 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关注班级里的自然角; 并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关心、护理,帮助孩子增强责任心。
    综上所述,我们以种植活动为载体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幼儿不仅有着浓厚的观察兴趣、初步掌握了有目的的观察,并且能用一些特有的方式将观察到的植物生长情况记录下来。相信通过多形式种植活动的有效开展,幼儿的观察能力一定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当然这还需要我们老师继续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