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张瑞萍
[导读] 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是我国各行业发展之根基。在目前的初中教育阶段,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成为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张瑞萍
        灵石县第二中学?山西?晋中?031300
        摘要: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        ,是我国各行业发展之根基。在目前的初中教育阶段,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成为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是重中之重。要想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要众多一线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
引言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不断努力,改革创新,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背景影响下,在教学        中承受各方面压力的教师们因而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探索、积累和体悟,重视阅读结果而轻视阅读过程,致使学生的文本阅读探索能力和文本深度感悟能力不强。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寻求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促进学生在深度阅读中自主建构,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上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阅        读教学时,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活动,根据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巧妙设置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思考问题,探索文本内容。教师除了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与方法,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会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为以后更好地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文中内容呈现到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视频简单感知阅读内容。随后,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作者在文中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紫藤萝,从什么角度描写紫藤萝盛开时的情景,在描述紫藤萝花形和香味时又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会更有针对性。学生主动探索文章内容,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奠定核心素养的培养基础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熟练掌握语文基础阅读知识与技巧、审美能力等。这种背景下,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入文学批评方法,通过对学生训练文学批评或评价方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名著进行正确解构,还能锻炼学生发现阅读中作者想要表达的逻辑思维与文字美学,于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阅读素材《范进中举》时,教师要明白这篇阅读是想通过描写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使读者认识到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因此,在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点是解构文章人物特点。教师只有把文章人物解构清楚,才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才能提升阅读的核心素养。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将范进中举的过程描写得生动又可悲,可以让读者清晰感受到封建文化对于读书人的摧残与影响。作者吴敬梓通过描写范进中举后昏倒、拍手大笑、飞跑、跌倒、淋了一身水等,旨在用范进的疯态突出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

在教学本文时,教师要着重于白描、语言行为等人物分析批评的教学,不断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将文学批评或评价方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3提升教学设计质量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对学生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清楚文章的内容以及分析文章的方法,对教学设计时可以采取认读和解读相结合的阶梯式教学方式。认读时,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能够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在解读时,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把握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以及表达方式。通过阶梯性的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教学更高效。例如在学习文章《散步》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阅读,并且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出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在简单的认读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解读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文章创作于作者父亲逝世后,母亲沉浸在悲痛中。还可以对文章中的情感进行分析,文中“母慈”“子孝”,而且作者在老人与孩子不能兼顾时多顾老人等等,在逐渐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核心素养就会有所提升。
4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编撰的文章虽然质量高,语言优美,具备非常高的阅读学习价值,但是数量有限,不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勇敢地冲破教材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的枷锁,重视课外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利用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来开展课外阅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拓展视野,阅读理解能力也会由量变达到质变,同时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5尊重差异,鼓励个性化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通常按照教材将课程内容进行逐一讲解。但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既能够容纳每个学生的个体思考,又会受到群体思维的限制。因此,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既兼顾整体教学进度又给个体自由发展的空间,成为目前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生活环境、情感价值都有所不同。在进行课内文章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联系教材文章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评价学生观点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差异,不从价值观的对错方面进行评价,而是用正确的思维观念去引导学生转变思路。只有互动的、双向交流的课堂才是真正能让学生自由发言的课堂。个性化阅读课堂的开放氛围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升思考质量,启迪学生对任何言论观点都有自己的看法认知,不随波逐流,进而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6提供阅读机会与平台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不阅读或者不喜欢阅读,因为没有适当的阅读机会与平台。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提供阅读时间与阅读平台。可以在教学中依据所学内容给学生推荐相应的课外读物,并让他们将课外读物的阅读作为一项长期的家庭作业,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长久的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开展“读书分享会”的活动,即让学生在阅读完教师推荐的读物之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并在这个分享会上与同学交流沟通。在学习完泰戈尔的《金色花》后,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泰戈尔不同时期的作品。该段时间的分享内容主要围绕泰戈尔的作品展开,为了在分享会上有更好的所思所感分享自己的同学老师,学生就会认真完成阅读任务。能够坚持此种教学方法,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改革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阅读、增强自己的阅读感悟、拓展自己的阅读空间和思维空间,从而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白璐.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32+34.
[2]闫文琼.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阅读教学问题情境设计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
[3]肖进雄.《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甘肃教育》第9期,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