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陈丙国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各学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陈丙国
        山东省惠民县第三中学        2517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各学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基于浅析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的有效实施途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途径
引言
在生活中开展化学教育是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和化学起源于生活的理论。该教学方法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问题为基础,收集生活素材,指导学生与生活相结合思考,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应用教材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窥见化学的趣味性和微妙性。
一、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高中生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开展化学课程教育时,可以将        化学相关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现实相结合,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因此,它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化学课程学习的热情,而且有助于降低化学课程难度水平,提高        教学质量。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首先是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化学源自现实生活的道理,提高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其次,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有利于学生生活化的情况下,通过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综合能力。最后,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        使学习难度降至最低。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包含很多复杂的知识点和方程式,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不少问题,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和解决化学难题,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设置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往往有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理解,效        果不好,而教师可以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设计教授,简化化学知识。这就是生活化教育实践的优点。上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学生        的生活状况,给学生不同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况可以依靠学生生活,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或热新闻,动员学生的生活认识,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生活化的学习意识,促进化学素养的培养。教学生硫酸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新闻设定情况,让学生知道江山的危险性,例如2017年伦敦街头经常喷洒硫酸的事件。之后,教师告诉学生,如果被硫酸袭击,如何帮助他?用水冲洗硫酸后又该怎么办?硫酸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等等。

学生们议论纷纷,感到害怕,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例如“用硫酸水冲洗后还需要碳酸氢钠溶液和中和”,“硫酸有腐蚀作用,导致人体烧伤,坏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与硫酸相关的性质,还提高了预防意识,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化学素养。
三、理论知识点的教学生活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很多理论知识,深入领会并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需要教师针对化学理论知识展开生活化教学:一是做好知识的高效传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因其抽象性,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乏味枯燥的感觉。需要教师善于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契合点,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与生活经验展开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体验性,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并掌握各理论知识。二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其学习效率明显提升。如,物质的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也是属于重难点,给学生的理解和消化吸收带来一定困扰。教师可以学生每天要接触到的教室中的纯净水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出纯净水中所包含的分子数。这种生活化教学方式直观而具体,将宏观的物质与微观的粒子建立了关联点,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思考积极性。再如,在乙醇的性质教学过程时,教师可利用人们生活中相关经验来导入教学,为什么酒越陈香气越浓?炖鱼时为何需要加入适量料酒及醋?等等,能够使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展开高效学习。为了提高每位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与效率,教师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制定相关探究内容,使学生在与组员的交流探讨中掌握相关知识点。三是将教学与探究性化学试验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验中深入感知和理解化学理论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开展分组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应用于生活。为了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学生常见的生活素材,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感知到化学实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进而在生活中积极地去细心观察生活中蕴含的奇妙化学现象,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老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针对实验任务进行合作实验探究。例如,学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这课时,课程内容涉及关于氯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教学内容,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氯气、氢气、水、钠、铁丝、铜丝等化学原材料,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探究,并结合实验现象总结氯气的化学性质。学生利用老师给出的实验物品分别进行了氯气与金属单质的化学实验,也进行了氯气与非金属单质—氢气的化学反应以及氯气与水的化学实验。在合作实验探究中,学生发现了氯气与水发生了可逆反应并且氯气具有可燃性和强氧化性,能够在加热条件下与所有金属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经历了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步骤、操作化学实验的完整探究过程,既成功完成了实验教学目标,又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束语
生活和教育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主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把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探索和欣赏化学的魅力,学会正确使用化学知识,掌握相关的化学技能。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扩大化学知识与教学的关系,降低学生化学学习的难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昊.新课标下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20.
[2]李有海.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策略的研究[D].西南大学,2020.
[3]李慧.生活化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现代教育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20:149-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