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张明云
[导读] 幼儿成长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是幼儿身心良好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如今,乡村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高度关注,可乡村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不乐
        张明云
        安徽省霍山县黑石渡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成长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是幼儿身心良好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如今,乡村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高度关注,可乡村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所以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在乡村幼儿园教学当中进行渗透,提高乡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乡村;幼儿园;教学渗透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成为了幼儿身心获得良好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幼儿阶段作为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还是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时期。因此,乡村幼儿园在教学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遵照学前教育的宗旨,助力幼儿良好地认识社会,对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进行良好处理。
一、运用言语和行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乡村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语言都将会对幼儿带来较大的影响。乡村幼儿教师要在教学中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强自我亲和力,及时委婉的提出幼儿在学习以及实际生活当中的不当行为,激励幼儿进行改正,提高幼儿自信心,值得关注的是,幼儿教师不仅运用语言,还需要对自己严格要求,给幼儿做好榜样,在无形中给幼儿行为带来良好的影响。比如,乡村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为幼儿提供积极乐观的思想,及时给幼儿提供表扬,从而良好的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增强幼儿的学习自信心,进而激发出幼儿的活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潜能。另外还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用欣赏性的语言或者是竖起大拇指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在幼儿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在乡村幼儿园教学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特征和接受力,所以单一的理论教学方法根本不行,要结合幼儿的天性,在实际生活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在实际生活当中幼儿的心理会自然的流露出来,因此在实际生活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属于非常好的一个渠道。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日常生活玩耍中入手。例如,乡村幼儿园教师能够创设出生活区域,在生活区域当中准备好一些材料,提供给幼儿们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包含涂鸦、折纸、搭积木等等。在展开这些活动时,教师要发挥出良好的指导作用,及时指正幼儿出现的不良行为,采用这一系列的活动良好的推动幼儿自主创新,进而提高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还能够良好的结合幼儿活泼好动、贪玩的个性特征,利用游戏的方法为幼儿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能够从“表现自我”出发,教师给幼儿们准备好“心情标示牌”,有“开心”、“不开心”两种形式,每天上课之前,让学生通过选择“心情标示牌”来表现自己的情绪。教师及时关注选择“不开心”的幼儿,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幼儿不开心的原因,更好的掌握幼儿的心理变化情况。听过幼儿的想法后,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找到根本问题,从源头着手,真正转变幼儿的心理状态。


三、运用自然环境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乡村幼儿园中,大部分幼儿园基础设施不足,教师与家长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单纯重视幼儿的读写能力,将幼儿局限在教室中上课,不重视幼儿与外部的接触,导致好的自然环境未能发挥出良好的教育作用。乡村的田地、山坡、树木等作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地。平常,让幼儿多到户外游玩、散心,让幼儿用心体会到自然的魅力,起到修身养性的效果。让幼儿在自己家中屋前屋后的地里种上一些花花草草、蔬菜等,或者帮助父母喂鸡等,让幼儿在多种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树立起坚强的意志。比如面对部分幼儿不喜欢劳动,因为贫穷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等问题,教师能够组织幼儿到劳动现场积极参与劳动:看农民伯伯到地里掰玉米、拔花生,促使幼儿主动帮助农民伯伯。另外,幼儿教师还能就地取材,带着幼儿参与具有乡村气息的游戏,如“农贸市场”。由于幼儿对这些场景都非常熟悉,玩起来非常入迷。在游戏中让幼儿了解到想要获得最终的胜利需要与同伴合作,善于听取其他人的看法。在需要帮助是学会向同伴求助,这些均能够促使乡村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家园共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条件、家庭因素以及学校因素都会影响幼儿的心理状态。由于幼儿年纪小,社会因素的影响相对较低;家庭作为幼儿成长与生存的重要环境,父母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幼儿获得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乡村幼儿园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也需要号召家长们一同参加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来,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幼儿在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可以知道,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幼儿园教师能够采用家园共育的方法,构建起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如乡村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教师运用这些活动邀请家属一同参与到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当中能够组织幼儿们参与到“感恩母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一次的活动目标是为了转变幼儿本身存在的不愿意分享、感恩意识不足的状态。教师能够以“妈妈我要谢谢你”“妈妈您辛苦了”作为活动的主题,让幼儿们真正意识到母爱的伟大,感谢母亲的无私付出。与此同时,教师还能够组织“建设一个温暖的家”的集体活动,让全部的幼儿与家长都能一同参与进来。幼儿在这一集体活动当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确保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幼儿发展的基础是健康的心理,所以要高度重视乡村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明确乡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共同努力,而这并不是始终不变的,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出乡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培养出乡村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推动乡村幼儿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与此同时,要综合乡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坚定乡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心。
参考文献:
[1]江玲玲.浅析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05):220.
[2]褚宏伟.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探研[J].成才之路,2016(34):10.
[3]王红.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5(3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