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王国臣②杨贵云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河南 开封,475300
摘要:教育改革为学生带来了更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更科学的教育环境,当前的高中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教育体验与长远发展。情感教学作为舒缓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科积极性的重要措施,高中教师正在不断努力融合应用当中。笔者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究了如何将情感教育结合到高中数学的教育工作中去,详细分析了情感教育应用在数学学科中的特点与具体措施,希望能为高中教育工作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感教育;教学渗透
引言
即使是素质教育推行至今,高中阶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普遍紧张,仅有极少一部分学生能够与教师高效沟通。随着教育改革带来的新教育要求,情感教育方式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与学生间的紧张氛围。部分学生不再对教师保持畏惧心理,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与沟通能够更有效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成长也有极大的助力。可以说兴趣教学的价值在于增长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并以此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增长。
一、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从日常教育工作的角度分析,在数学课堂教学与情感教育方式的融合,实际上就是在满足基本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情感因素,必要时可借助心理学措施、情感教育手段等,使日常教育工作更好的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更高的感染力,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枯燥死板的状态,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力与自信心。
(一)学生积极性的激发
调查发现高中阶段不少学生对数学学科存在畏难心理,始终对自身持否定态度。情感教育的应用能够缓解学生的畏惧感,缓慢增长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自信心,最终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二)推动学生积极创造
情感教育因人而异,不同的教师适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无法通过照搬其他案例成功应用。想要发挥情感教学的价值,教师就需要根据自身教学风格,综合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情况、课程需求等因素实施。利用情感教育可以实现更明快课堂氛围的构建,能够辅助学生创造力与创造性的提升。活用情感教学对学生实施引导,学生保持思维活跃创造性也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学生感受
情感教育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感受并有针对性的实施引导。
情感教育的实施应当配合学生的阶段性成长或成功,一方面学生的成长会增长其自信心,缓解学生对学科的畏惧心理;另一方面教师鼓励也是对学生而言也有价值的认可,将会成为后续学习的重要动力。
二、情感教学具体融合措施分析
(一)注重课堂氛围的形成
课堂教学的氛围是影响情感教学价值发挥的重要因素,枯燥死板的课堂氛围将会使得情感教学无效化。所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与维护,通过整体氛围实现对学生情感与积极性的有效调动。教师应当时刻关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因为教师在授课阶段具有很强的情感感染力,教师的负面情绪很多时候会转化为学生的反感。如果说兴趣能够促进学生成长的话,那么负面情绪就会降低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学科成绩的提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函数部分的教学为例,调查发现函数属于知识点难度不高但学生掌握并不是很好的部分。针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着重在课堂训练中增加情感教育,在引入上多下功夫,课堂上多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的,技巧性的问题,多些小幽默来活跃课堂气氛,多鼓励少批评,多正面引导,少反面讽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探究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途径,以及对错误问题成因的分析与改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引导为主,主动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这样一来课堂训练不再只是学生低头做题,教师宣布答案的模式,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增长也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积极使用正面评价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师的正面评价不仅是鼓励还是认可,能够使学生的情感状态出现很大程度的变化与之对应的负面评价同样也具有非常高的影响力。针对这种现象,情感教学模式的应用就需要注重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多使用正面评价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即使是正面评价也应当注意方式方法,对于学习能力中下的学生,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对学科的信心与兴趣,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应当在认可的同时提出更难的问题,为学生留出探索的空间。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学科信心的建立,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颇为有效。
总结
总而言之,数学学科的特性使其在高中阶段并不受学生欢迎,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出现对数学的畏惧和厌烦。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将变得极为困难,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情绪状态也很难保持。情感教育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能够更好的应对这种现象,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态度、情绪和心理状态,在完成基础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自信心、创造力。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满足素质教育对奠基学生长远发展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卜艳波. “情感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华夏教师,2017(01):32.
[2]杨杰.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渗透方法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3):174.
[3]陈正志.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情感教育[J]. 亚太教育,2019(1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