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飞亚
(永城市实验中学 河南省 永城市476600)
摘 要: 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经历了各个学习阶段,其中初中是最能激发学习潜力的。初中阶段开始接触了化学课程,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管是在独立思考、创造与动手能力、对科学真理的追求等方面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趣味化学实验方面对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进行讨论并给出合理意见。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方式;高效课堂;
由于我国儒家的中庸思想影响深远,导致化学课堂教学思维变成了“填鸭式”教学,即学生被动地接受文化知识的灌输教育,非常看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与独立思维的形成,这就失去了化学这门课真正的实践意义。目前我国在学生教育方面,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即以学习课本知识为基础,不但要充分理解课本知识,还要逐渐掌握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以及增强动手的实践能力。而在化学课堂开展趣味实验正好满足了以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就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
一、趣味化学实验的含义
化学上的趣味实验指的是,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完成本课学习要求以外,为了让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与巩固本节课所讲内容以及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而开展的有趣的化学实验活动。由于我国目前在教育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成效,所以开设化学实验课很有必要。
化学是一门动手实践性非常强的课,化学老师们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并注重阶段性的能力培养。比如说,九年级时,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可以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来吸引学生兴趣。同时,要从教学内容和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实际效果来看,形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二、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的意义
2.1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是指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发布化学中出现的现象问题,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动手进行化学实践,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来达到互换思维、交流学习以及增进学生间的友谊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己通过做实验得出结论,这往往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记得更加牢固。在同学们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讨论,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氛围,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2扩大知识面,增强动手创造能力
开展有趣的化学实验可以让枯燥抽象的化学知识表现得更加直观形象,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同时可以借助网络的机动性将化学教学延伸到讲堂之外,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总体提升,这也是让新课改改革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教师借助具体的化学实验来让学生领略化学的魅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让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创造力得到有效地激发;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目前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学生从事工作之后会应用到很多化学知识。教师需要在九年级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力。
2.3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开展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围在一起发表各自的对题目的想法互换意见,在实验中共同合作,指出对方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共同完善。最终通过讨论得出较完善的答案,达到“1+1>2”的理想效果。
三、提升化学课堂实验效果的措施
3.1注重化学兴趣的培养,建立阶段性能力培养模式
所谓阶段性能力培养,在这不同时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达成教学效果。
(1)初三刚接触化学课程时:注重化学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养成;
(2)初三上半学期应重视化学实验能力的养成;
(3)初三下半学期就要把化学理论知识与实操融合。
例如,要培养学生的对初中化学的兴趣点,通过结合生活常见的化学现象给学生表演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如可以通过做镁的燃烧实验,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以和空气、氮气等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实验会发现镁在不同介质中燃烧的现象是不太一样的。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2Mg+O2=2MgO)镁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和白烟,并放出大量的热,还生成白色固体;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产生耀眼的白光,并生成白色固体(MgO)和黑色颗粒(C);Mg在N2中燃烧:(3Mg+N2=Mg3N2)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二氧化三镁) 通过这个化学实验现象,让学生们产生对神奇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原来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无处不在。
(1)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集气瓶内预留少量水;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方程式是:3Fe+2O2?Fe3O4,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分析有关问题;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3.2转变课堂教学中心,促进学生课堂实验
将课堂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在实验课堂上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课堂讨论实验,共同研究得出结论,老师只需要少做辅助即可。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课堂活跃度,还提升了教学效果,是一举两得的。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老师在讲燃烧的条件这一课时,老师就可以布置实验课题比如说:“物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燃烧;以及当物品燃烧时应该如何安全熄灭”下面学生们可以小组结合,进行讨论,可以用酒精灯做实验,研究燃烧的条件。在带领学生们进行红磷燃烧实验中就可以明白:燃烧的条件有空气,接触面、可燃物,助燃物,等。必须满足这些条件,燃烧现象才会出。
3.3利用网络资源或设置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讨论兴趣
既然以往的化学课堂效果不理想,那么,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一定会被新事物所替代。利用网络强大的资源环境优势,课上,不仅老师可以运用网络工具 PPT备课,互动学习,开展绘声绘色的高效课堂。比如学生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老师则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或者网络动画视频的方式来展现原子内部结构与运动规律,这样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更加方便的理解抽象的原子结构图等,这也就化比较抽象的事物为具体可观的了。学校可以开设网络化学实验室,从总控台,就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操作细节,方便记录和指导教学。除此之外,还可以课上观看其他学校化学课堂,进行对比学习。课下,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网上教育平台,浏览实验内容巩固所学内容。
3.4实验过后,即使反馈
老师组织学生们开展课堂活动要控制在一定时间内,实验过后,同学们要及时将结果通过课堂发言的方式反馈给老师及同学们,师生间进行交流学习,最后老师就学生们反馈进行总结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加以改正。
结束语: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有趣的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创造能力的形成,应该被广泛应用。化学毕竟是一门动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各种现象需要我们亲自去做实验才能够得到证实。
参考文献:
[1]王仕财.初中化学实验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2013,(12).
[2]穆瑞龙.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3,(06).
[3]周玉莲.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