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圣丹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市镇第一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科目之一,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数学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抽象能难懂的知识转化成生动、具体的形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巧妙地将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本文中,主要就初中数学老师如何巧妙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在自己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初中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培养,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但是,目前我国初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初中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进而使我国的初中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思维导图的价值及意义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中,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单一,使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固化,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如果遇到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就会产生一定的理解困难,如果初中数学老师没有利用形象、具体、简洁的语言将学生的难点解释清楚,学生就无法解决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难点,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获得成就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但是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更加形象直观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容易的理解和吸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将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当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时,不仅可以更快地理解和吸收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而通过思维导图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时,学生就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思维导图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学习,而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展示的过程中,就是分析知识、理解知识、回顾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对问题有更加本质的认识,对知识有更加全面的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大局观、整体观同时,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使用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到思维导图对于自己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对教师课堂质量的提升,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更加符合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思维导图在预习教学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在上课之前找到自己课堂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以及难点,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听讲,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集中精力的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教学,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在进行预习时,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例如,初中数学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时,可以先从帮助学生学会绘制思维导图入手,在带领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找出思维导图中的中心点,也就是预习中的核心内容,然后根据中心点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描绘,根据中心点画出相应的几条分支,每一条分支所对应的就是核心内容所对应的各个知识点,每一个分支所对应的各个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自我语言的描述,将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记录下来,从而完成简单的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在绘制简易的思维导图过程中,他们不仅会明确下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核心内容,还会理解下堂课所要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而学生在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理解以及书写时,就会发现自己对某一个知识点存在着理解问题,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听讲时,集中精力解决自己在预习中所对应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初中数学老师带领学生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数学预习中时,课堂效率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因为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预习,已经了解到本堂课老师要讲授的核心内容、相关知识点,也能够了解到自己所存在的相关难点,使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沟通效率更加有效,使老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学习难点。
2、思维导图在复习课堂上的应用
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复习教学时,往往会带领学生回顾课本中相关的知识点,带领学生总结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会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犯下的一些错误,但老师带领学生复习这些内容的过程都是单调、统一的,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无法形象、具体的认识到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而造成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课堂学习内容,而初中数学老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数学课堂复习中时,就可以以更加简洁、具体、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课本中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常犯的错误点,进而让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知识学习,加深学生对课堂复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思维导图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数学知识的讨论,从而使每一个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看法,使其他同学能够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会缺乏目的性,缺乏明确的目标,进而造成学生小组讨论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小组讨论合作效果较低,而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初中数学老师就可以让每一个小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利用思维导图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具体目标,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小组合作内容时,将自己所需要完成的内容更加的具体化,进而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高效性,由此可见,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结束语: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主动的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使学生更快的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1]孔凡卿.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1):83-84.
[2]陈述新.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2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