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型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曹智
[导读] 班主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以人为本,育人之魂。它是整个学校工作的核心。是育人系统的大转轮。当我看到学校工作井然有序时,曾经自豪的对校长说;
        曹智
        江西省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江西 九江) 332000
        摘要:班主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以人为本,育人之魂。它是整个学校工作的核心。是育人系统的大转轮。当我看到学校工作井然有序时,曾经自豪的对校长说;“本学期内,只要课表不出问题,这架机器,就会高速的正常运转哟!,你们领导就放心地去筹划未来好了。”这就是说,一个学校,只要大政方针,规章制度,深人人心了,前勤、后勤、校内、校外安排到位了,有各位班主任,学校工作就了。可见,班主任工作是多么重要,多么的关键!然而,学校生源参差不齐,差生比例过大,给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的特殊性。如何做好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就成了许多人关注并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里,我作为一个从事过十多年民办教育工作的教师,仅就如何做好学校的班主任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策略探讨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最终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就高中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成长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学习压力等,形成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进而制约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高中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手段,全面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使得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一)高中班主任忽视学生差异
        班级授课是目前高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一般,在一个班集体中有50到60位的学生,却只有一位班主任,这就意味着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繁重,也使得他无法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关注、关心和指导了。当班主任用同样的标准和方法管理学生时,就会导致学生个性被压抑甚至湮没。这种将学生个性差异弃之一边的管理模式,也会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二)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制约,常常将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管理的中心,关于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却非常少,甚至部分高中班主任直接取消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和各项活动等,严重制约了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影响了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提高高中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要想让高中德育主题活动对学生产生切实性的德育教育价值,班主任教师在日常德育教育过程中就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开展一些可以解决学生成长与学习问题的德育主题活动,以此让德育主题活动更具针对性,让学生通过主题活动的参与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与价值观念,提高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高中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时,面对思维逐步成熟的高中学生,教师就可以先了解他们在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开展针对性的德育主题活动。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学习思维,但是由于高中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学生除了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以外,还可能会受到来自父母、教师以及社会的压力。长时间被这些压力困扰,学生就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情绪,这不仅会阻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就可以从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出发点,开展一些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压力的释放中寻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此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心理教育内容
        以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被限制在有限空间中,教师与学生直面交流,学生的主动性一般不高,很少提出有关心理健康的问题,也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心理的困惑。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系统化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可以突破教室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教师可以与学生在线进行多样化的交流,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同时,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也能够让教师随时进行在线调查和心理测评等活动,记录并储存,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真实的数据和参考依据。学生也可以通过留言、在线咨询的方式,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反馈给教师,寻求教师的帮助。信息技术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教师提供了方法和资源,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优化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对各种心理问题具有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勇于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不消极、不逃避,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高中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高中学生的个性化明显,也比较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高中生更喜欢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感觉。所以说,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优化教育的语言和方式。同时,班主任还要学会因材施教,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采取相同的管理办法,更不能对水平不同的学生一概而论。除此之外,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次数最多的老师。应当利用这些优势,更多地去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成长。班主任还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
        (四)改变传统管理观念,不断探索和创新班主任管理方法
        为了推动开放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学生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依从性和认可度,要达到这个目标,依靠传统强制性管理的方法自然是行不通的,它需要开放教育班主任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例如,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工作。此外,班主任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如自我管理法、榜样示范法、环境熏陶法等,其中,自我管理法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管理方法之一,指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如班主任可选择一些管理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每个小组的代理班主任,由这些代理班主任负责该小组内学生的管理工作,然后定期查看每个代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果,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代理班主任,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提高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还可以采用代理班主任轮换制,这样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让他们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在有效的心理辅导中,形成健康的心理,获得身心全面发展。因此,高中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工具,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开展多元化心理辅导,不断提升高中班主任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曾静.责任伦理视角下高中班主任的教育责任和履行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51.
[2]李菲.高中班主任心理辅导创新探索[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51-653.
[3]杨焘.浅析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方法创新[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专题研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