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 张欢
[导读] 数学课堂导入是一种技巧,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方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提高。因此本文将在此,结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展开阐述
        张欢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数学课堂导入是一种技巧,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方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提高。因此本文将在此,结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展开阐述,而后指出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几点导入技巧,以供大家分享。
        关键词:数学课堂;导入技巧;
        1、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中国,教育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国家发展壮大,进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作为教育,不论哪一个层次都有其教育的方法,都是为了提升每一个学习阶段孩子的学习效果,为此各地都在努力想办法进行各科的教学的提升。而作为小学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其面临的科目主要就是语数外,其中的数学是最能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由此更好的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目前的小学老师,在进行数学教育上,采取了将数学课堂中的新课进行导入式教学方法,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实际中发现,教师通过数学课堂导入实践中,能够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心理,课堂的环境、现有的教学器材等等因素,采取精心设计好的趣味性、引人入胜性的技巧模式,充分的调动了课堂中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进而让每一个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完成了新课教学的目的,进而实现了整个教学的目的,最终让孩子有了一个好的成绩。这就是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2、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堂导入中缺乏吸引力;吸引力是教师成功教学的成果,因为只有具备吸引力的教师才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安静下来;只有具备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具有吸引力的导入式教学,才可以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新的课程中,从而提高新课的教学质量。诚然,数学课堂导入则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的方法,才能保障学生能够进入到学习中去。然而,实际调查中发现,虽然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数学课堂导入吸引力缺乏,无法调动起每一个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失去了数学导入课堂的教学意义;更有甚者个别学校的老师,在进入数学课堂导入式方法教学时,课堂应用呆板、枯燥乏味、不具备活跃性。故此,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感受到数学课堂导入方法带来的优越性和高效性;而老师也无法感受到数学课堂导入方法,能够提升教学方法,从而慢慢的也就放弃了数学课堂导入式教学的方法。久而久之,数学导入式教学方法成了一种形式主义,根本没有发挥其应用的作用。【1】
        2.2 课堂导入缺乏趣味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相信每一个老师都深有体会,这个阶段的学生,基本处于爱玩阶段,学习对他们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本都是在玩上度过。为此,只有想办法采取方法运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学习,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孩子的们的学习成绩。但是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的教师缺乏从孩子的兴趣上着手,由此无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新课中,虽然有的老师采取了数学课堂导入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但是由于课堂中没有兴趣,无法控制学生此阶段爱玩的天性,所以无法完成数学教学的目的,进而无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例如:学生在学习角度时,虽然老师事先按照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方法,准备了一些有关角度的图片,但是在实际课堂中,老师通过图片讲解角度时,由于图片比较抽象,孩子认识也比较单一,无法与实际的东西进行比较;故此让孩子根本无法从兴趣中学习角度,所以显而易见的就丧失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这就是课堂导入中存在的趣味性缺乏,从而影响了数学课堂导入的效果,进而失去了数学课堂导入的意义,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1】
        2.3 课堂导入缺乏知识的联结性;作为教学,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通过旧知识复习运用,从而完成新知识的积累,进而循序渐进的提高学习难度,这就是数学的系统性学习方法。

而作为数学课堂导入教学也应该采取新旧联结的方式,在充分利用旧知识的复习和熟练运用同时,进而快速的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但是实际工作中发现,个别学校的老师,虽然在教学中采用了数学课堂导入模式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新旧联结的不好,故此造成新知识无法正常学习,进而失去了数学课堂导入式教学的作用。例如:在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中的混合运算中,教师只是对以往简单的运算进行讲解,而没有在课堂上通过介绍简单运算所具有的局限性,而直接的进行混合运算的讲解,使学生无法懂得旧知识在此处的重要性,更无法知晓为什么要学习混合运算,由此可见,此种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数学课堂导入式教学,但是实际中只是简单的走走形式,无法运用数学课堂导入的真正作用进行教学。所以说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式教学在运用上缺乏新旧知识的联结性,这是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应该避免。【2】
        3、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3.1 增强数学课堂导入过程中吸引力;要想实现数学课堂导入的吸引力,有经验的教师多是会采取增强学生的吸引力,来提升数学课堂导入的作用。大家都清楚,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等原因存在。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巧妙的、短时间方法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边来,从而进行正常的教学。例如:在学习重量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电子称,带到教室。当然要想很快吸取注意力,老师可以提前在网上选取具有特色的电子称,比如动漫的、玩偶的、变形金刚的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物件,当带入教室后,可以快速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吸引力。而后采取称物品的方法,让孩子自己感受重量的乐趣,从而可以为下面学习重量的课程做好铺垫,这就是增强数学课堂导入过程中吸引力的技巧,大家可以尝试,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1】【2】
        3.2 增强数学课堂导入过程中的趣味性;趣味性,同样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此时的教师要想实现数学课堂导入的效果,可以增强导入过程中的趣味性,从中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习,进而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例如:在进行年月日的教学时,教师在新课前,先给大家提一个问题,问学生:“小明今年12岁,共过了12个生日;但是小芳12岁,确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 ?相信孩子是回答不上来的。接下来老师,可以说“大家如果想知道,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年月日的计算方法,学完你们就清楚了” 。此时的孩子那种疑问就成了兴趣,从而可以很用心的和老师进行学习。这就是就数学课堂导入过程中趣味性增强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提升数学课堂导入式教学的作用,进而实现教学的目的。【1】
        3.3 增强数学课堂导入过程中的联结性;所谓联结性就是通过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增强数学课堂导入的联结性,从而提升其导入式教学模式的作用;例如: 在进行“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之前,可事先让学生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及分数应用题。如:一桶汽油如果倒出2/5,刚好12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升?然后将题中2/5改为40%,让学生计算,从而巧妙地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就是利用旧课与新课的联结作用,从而巧妙的完成数学课堂导入的教学模式,大大的提升了数学课堂导入的效果,其作用是非常有效的。【1】【2】
        结语:总之,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有很多,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技巧。上面只是简单的阐述了几点,还有创设情境的导入技巧、类比迁移的导入技巧、实物演示的导入技巧等等,由于受文章篇幅所限,本文在此就不在一一进行列举阐述,谨以此供大家分享,希望以此引起大家的共鸣,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更好的应用,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名师教学艺术与课堂技巧100例(小学数学卷)》编制:陈荣艺,叶建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4
        2、《可以这样教数学》编制: 叶建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