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体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杨清林 张辰
[导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实践到班级管理之中,从养成教育改变学生不良习惯;

        杨清林   张辰
        云南省玉溪体育运动学校  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实践到班级管理之中,从养成教育改变学生不良习惯;从孝的教育引导学生崇德行孝,培养爱心;从爱的教育唤醒学生的爱,让学生感悟知恩、感恩、报恩的道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在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显著性的成效,为国家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职体校;班级管理
1前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并且发表了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2017-01-25.][1]。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中职学校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0/201501/t20150107_183069.html, 2015-01-07.][2]。中等职业教育中理应引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为祖国的建设者[[3]李和平.多措并举促进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的融合[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10)][3]。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和使命[[4]刘志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学校教学过程的思考[J]. 辽宁教育,2018(11)][4]。笔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实践到班级管理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且在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显著性的成效。
2中职体校学生现状
        玉溪体育运动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体校),培养了一大批运动水平较高及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体育专业技能人才。但是,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下降,中职体校部分学生缺乏人生理想和目标,意志薄弱,厌学情绪严重,例如上课睡觉、玩手机,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无视学校纪律,表现不良生活习惯等。《学记》中讲“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应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学生,改正不良习惯。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途径
3.1养成教育
        《论语》学而篇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对弟子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师长、诚实可信、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有了这些德行之后,还有余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至圣先师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6]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班级管理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对老师和同学不尊重,满嘴脏话,目中无人,没有礼貌,乱扔垃圾、摆放物品乱七八糟等等,我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论语·季氏第十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班会课上我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弟子规》,并解释其内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为人处世和生活规范。同时张贴在教室,学生随时可以对照自己的身体力行,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培养他们做一个明事理,立心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国家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孝心教育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百善孝为先”就是教育子女长养孝心和爱心,尊敬长辈、父母,听从他们的教诲,不违背意愿,不做对社会危害的事。个别学生打电话时和父母顶嘴、不听父母的话,不尊重老师,甚至有些学生周末跑到酒吧、歌厅去娱乐,乱花父母的血汗钱,没有志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等行为。我抓住这个时机,召开关于孝的主题班会,结合经典《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和“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教育学生做一个孝顺父母、长辈的好孩子。《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身体,做一番对社会有利的事业。有的学生生活不规律,晚上熬夜,早晨不起床,甚至有些起床连早餐都不吃,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小小年纪就得胃病,跟这些不良习惯有直接原因。我应用《二十四孝》的故事来启发学生,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报恩,鼓励学生从现在立志,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
 3.3爱的教育
        《弟子规》中讲“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孟子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以学生为本,以爱为出发点,尊重、关爱,信任、包容他们,平等相处。中职体校学生都是离开父母在学校集体生活,学生有困难时我立即帮他们解决,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爱,才会安心学习和训练。有学生旷课我不是公开批评他们,而是采取单独谈心的方式,包容他们,信任他们,了解情况,严中有爱,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领会班主任的初心。有名同学家庭离异,思想上不积极上进,厌学情绪严重,妒忌心比较强,我找他耐心细致的谈心,利用他的特长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起对正确的信念和对人生的奋斗方向,后来他也变得很优秀,业余时间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勤工俭学,他说:“父亲很辛苦,我要减轻父亲的负担。”心里面再也不是怨言,而是满满地爱。
 4结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体校班级管理,让学生懂得正确的思想决定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决定正确的习惯。我以身作则,从细节抓起,扎实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孝心和爱心教育,唤醒学生的爱,让学生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感悟知恩、感恩、报恩的道理,做一个合格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2017-01-25.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0/201501/t20150107_183069.html, 2015-01-07.
[3]李和平.多措并举促进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的融合[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10)
[4]刘志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学校教学过程的思考[J]. 辽宁教育,2018(11)
[5]彭司先.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及意义探寻[J].中小学教育.2018(6)
[6]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