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增媚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第三小学 533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又因小学教学中体育教学一直是重要的课程之一,能够帮助小学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所以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在教学期间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出一个具有吸引力且效率高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探索
前言: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更为高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还要做到在解放学生天性的同时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观念,对此教师应在教学期间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其他综合素质,并积极落实新课改对于小学教育的要求,不断求实创新,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高效地体育教学。下文就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进行论述。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育侧重文化课
随着新课改不断落实,多数小学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变得更加重视体育教育,也认识到体育教育在小学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但是仍有部分学校并没有认清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这部分学校在教学期间将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到文化课教学中,比如增设更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开通互联网教育云平台等,但是体育教育的现状仍以早期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行着,学校对于体育课程安排的科学、合理性不到位,不注重对于体育教师的培养,还有些学校通过聘请社会人员来校担任临时体育教师,对这些临时体育教师不能做到严格审查,使得小学体育教育流于表面,并不能起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体育锻炼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作用,进而使小学学生对于体育的概念也停留在较为落后的尴尬境地[1]。
(二)小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不达标
上节提到过的由于部分小学聘请社会人员来校担任临时体育教师的情况已经能够证明该教师体育教学素质不会很高,这里不过多赘述,本节主要阐述具有体育职教资格的小学体育教师;目前,部分学生的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较差,虽然已经能够避免绝大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期间打骂学生的情况,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并不能够给小学学生带来科学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进行着重复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在小学阶段不能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科学知识与更加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比如在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使用热身加自由活动的教学模式开展小学体育课程,除此之外只针对体育考试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这种教学模式也恰恰体现了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要求比较松懈,而体育教师对于自身的要求也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使得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三)学生家长的体育培养意识薄弱
除了学校、教师在体育课程上出现的问题,部分学生家长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上无法做出有效地引导;随着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愈来愈快,而在当下的快节奏的环境中,学生家长们为了家庭而每天辛苦工作,使得部分家长忽略了对于学生的学习培养、身体素质培养以及道德品格培养,一味地强调学生需要学好文化课,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进而使小学学生的体育的观念严重落后,再加之学校及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育的轻视就更容易使得学生在小学阶段无法养成良好的体育观念,同样使其不能保持年龄段应有的身体素质[2]。
二、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重视体育教育
在上述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中不难看出,部分学校、教师、家长对于体育的看法存在片面性,所以想要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先提高各方面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首先,学校需要打破以学生成绩为“业绩”的固有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期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等教学用书安排更为科学的体育课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更多优质的资源投入到体育教育中,在教学期间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开展有关体育教育的辅导会议或针对个别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育观念的培养,促进教师能够以更为正确的观念看待小学体育教学。此外,在小学体育教学期间,体育教师也应积极学习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与理念,将学到的新方法应用在体育教学之中并在教学期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及时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为学生创建更为高效的体育课堂[3]。最后一点是需要学校、教师与家长进行积极地沟通,通过不断沟通帮助家长改善对于体育的观念,使家长能与学校站在同一出发点,为学生创设更为有效地体育意识培养环境。
(二)明确目标、做好备课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探索需要教师在教学期间根据新课改对于小学教育的要求不断明确教学目标。相比于较为落后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无目的进行体育锻炼,新时代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必须能够在有目标的前提下进行课程的开展,并在体育教学期间向学生阐明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充分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避免学生因为无目的地重复性锻炼产生较强的厌学情绪。在教学目标的明确上学习应给予教师一定的可操作范围,让教师能够根据学校给出的教学大方向进行具体教学课程的目标制定,为学生创设具有科学性课程安排。体育教学的目标制定中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人情况,并在教学期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育中,比如足球训练的体育课程备课时,教师就应在课前就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并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组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身体素质较强且日常生活中有锻炼习惯的学生分为一组,该组同学需要更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在教学期间充分发挥其自身条件给全班同学作出榜样,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且日常没有锻炼习惯的同学,在体育教学期间教师更应侧重于对其体育锻炼观念的培养,可以通过身体素质较强的同学带动该部分同学进行锻炼,从而将分层教学引入小学体育课程之中,实现更为科学、高效的教学实践。
(三)明确内容、优化模式
体育教学对于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想要将更为高效的体育教学呈现学生面前还需要不断加强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最为核心的部分,而优质的体育教学内容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跳远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将跳远的动作比喻成青蛙的动作,而蛙跳也正是来源于青蛙跳动的姿势,在没有违背科学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以更加形象、生动地方式讲出来,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4]。此外,在小学的体育教育中教师还应积极优化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更为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不断进行优化,并在教学期间通过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观念,促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以健康的状态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总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目前部分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仍有待提高,而在教学中想要创建更为高效的教学课堂就需要教师通过课前了解、课前准备、课中落实、课后反思等步骤不断优化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为小学学生创建更为高效的体育课堂,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令华.项目教学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77.
[2]于燕秋.巧用游戏教学 构建小学体育高效教学课堂[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77-78.
[3]秦武. 谈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八).: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408-409.
[4]王慧娜.“精讲多练”提升小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0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