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体态语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吴建军
[导读] 体育课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单单依靠教师的讲授,是不足以让学生系统的、全面的、准确的掌握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了观察、模仿等这些基本的学习手段,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
        吴建军
        温州市龙湾区海城第一小学
        摘要:体育课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单单依靠教师的讲授,是不足以让学生系统的、全面的、准确的掌握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了观察、模仿等这些基本的学习手段,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体态语言教学策略的应用,突破了传统        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一部分弊端,使体育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大大激发的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态语言;应用方法
        体态语言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体态语言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使用的一种语言,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中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表情举止、肢体变化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用体态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会,在此基础上,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哪些有效策略呢?
        一、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尚整洁的着装,亲切的微笑,抖擞的精神,含着期待眼神,优雅干练的举止,风趣        、形象、生动的讲解……老师这样的肌体语言的运用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美好的印象。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传声筒”的角色,而应该是有着丰富情感,散发着人格魅力学习的领路人。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对老师的喜欢而产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会亲近老师,对老师敞开心扉,使师生之间容易产生互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应用不同的肌体语言。比如,在小学生的队列练习中,教师应该做出这样的示范:如松树一样挺拔。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应该这样示范:如孩子一样呼唤雀跃。在体育技能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这样示范,动作标准严谨……这样应用体态语言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一定会使每一个环节的内容都洋溢着教师的情感,都唤醒着学生的体验。
没有好的体态语言的老师,学生很容易与老师保持距离,因为对老师的感性印象,而产生害怕老师,误解老师的问题,这样久之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的提升,
二、缓解心理压力,发展体育技能
教学中,小学生在学习新的体育技能时,由于心理的紧张,很容易导致肌体动作的不协调、不准确,只有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才能慢慢使动作达到要求的标准。

有时候,教师的语言讲解很难对动作进行准确的描述,甚至会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而教师应用肌体语言示范则会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标准动作。明白一个细节的要领,从而让学生抓住了动作的关键,集中精力来练习,并纠正了自己动作的不当之处,形成规范化动作,促进体育技能的发展。在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体态语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选择的应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对于动作做的准、好、快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其真诚地点头微笑,并伸出大拇指,或者做出一个“V”字手势,同时带头给学生鼓掌,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支持,享受成功的愉悦。而对于一些体弱、怯懦等原因造成的动作不规范的学生,教师要走过去以温和的笑容,亲切的抚摸,拥抱他们一下,让学生从教师充满亲和力的“磁场”中,树立起自信,产生迎难而上的动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态语言的教学效果证明,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了,在缓解了心理压力的同时,体育技能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激发体育兴趣,突出教学重点
小学体育教师所面对的是活泼爱动、善于模仿的小学生,小学生在体育课中不仅要从教师的有声讲解中,去领会体育知识,还要通过对老师体态语言的观察,理解各种体育技能训练的要领。在小学生看来,老师的体态语言特别具有吸引力,他们往往会从此产生对体育技能训练的兴趣。比如,在“蹲跳起”动作的教学中,学生看到老师的示范后,产生了练习的兴趣,在原地投入了认真的练习之中。学生作动作标准时,教师可以做出一个“OK”姿势,学生做的不规范时,教师可以笑着摇摇头,然后重新示范一次。
在“臂交叉跳绳”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两手握住绳子的两端,边做边给学生进行讲解,绳子在老师的身体后面往前摇,当摇至前上方部位时,再进行两臂交叉……教师做完示范讲解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对于教学计划中确定的教学内容,要重复应用体态语言来做重点强调。对学生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并使学生在此基础上产生模仿的动力。
四、利用体态语言,检验教学效果
小学体育教学可以说是教学一体的,对一节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双向的,既要评价教师的教,也要评价学生的学。教师可以通过洞悉学生在练习中的体态语言,判断出学生技能训练的水平。如果学生在训练时全身洋溢着快乐的因子,专注专心,这就足以证明学生的练习动作做得比较好,也能感受到练习是一件他们很乐于参与的事。如果学生在练习时,表现得愁眉苦脸,被动应付,那么也足以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好动作的要领。由此也透视出教师的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对此,教师要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快速做出调整教案的措施,结合两种情况进行修正,直到完全达到标准为止,因此说学生的体态语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态语言,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发展小学生体育综合能力,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讲授和体态语言的应用,应该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支点之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通过不断的探究实践将体态语言运用得当。
参考文献:
[1] 齐强.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J].读写算,2018,(19):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