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金花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学校 云南省丽江市 674100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的过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贯穿教育始终的重要内容。而在小学教学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并且要注重师生互动,教师在关注小学生学习的同时要关注其心理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体育互动教学的现状,提出提高体育有效互动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互动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情感表现也是完全由自己的喜好来决定的,如喜欢数学老师,就会爱学习数学知识;讨厌体育老师,就会厌烦参加体育活动等等。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互动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以及教师教学效果。小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和能力培养比起中学等其他阶段更为重要,能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综合素养。本人任教于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担任体育教师,现根据个人调查和经验就小学体育互动教学的意义、现状等进行论述,并总结一些提高小学体育互动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小学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的必要性
互动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产生积极作用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学方式。互动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能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其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秩序,更好地进行技能传递、学 习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就是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体育技能,并帮助学生感性认知能力的形成,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此 外,互动教学能够更好地反馈给教师学生的身心状态、情绪变化,有利于教师及时地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身心状况调整。可以说,互动教学提高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参与性,经过师生互动,学生潜在的意识和能 力得到更好地发掘和释放,能够实现教与学的良好结合。
二、小学体育互动教学现状
1.学生感性认知能力上互动的缺失。
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身体机能及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基本上能够很好的实现,但在学生感性认知能力上的培养是十分缺乏的[1],对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同样要提上日程。
2.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师指令、学生服从”的状态仍然是小学体育教学恒久不变的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意义上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给互动教学的有效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小学体育互动教学中的基本互动形式
1.合作性互动。合作性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相互帮助和配合,形成合作性的教学行为。在这种教学行为中教师是学生的“参照物”,在品德、能力、处事态度上都受学生的学习和模仿,甚至是穿着打扮都是被学生模仿和学习的。通过良好的合作性互动,增加教学效率。
2.对抗性互动。对抗性互动我个人理解为冲突和竞争,主要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合理把握对抗性互动的尺度能够帮助学生适应能力和决断能力的形成。
3.综合互动。综合互动是合作性互动和对抗性互动的统一,体现为竞争与合作的相互融合,相互转变,是最常见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互动模式。
四、提高小学体育有效互动教学的策略
1.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互动教学包含着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实现良好教学的目的。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身心的关注、积极的思想引导、鼓舞性的认可和支持,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体验、观念等与学生一起完成教与学,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步。在生生互动中,教师要帮助构造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帮助合理公平的解决学生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使之健康成长。
2.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小学体育课互动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对体育课堂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结合小学生爱玩的性格特点,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单一的篮球、足球、跳绳等自由活动项目,多增加一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有趣的项目,在锻炼身体机能的同时,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如每周的三节体育课中,固定一节是常规的篮球、足球等技能学习,一节操课或舞蹈学习,一节山羊跳、耐久跑、障碍跑等拓展训练,兼顾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加入社会新元素,丰富学生的体育课项目以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另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体育知识、教学密度,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3.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推动教学效果的一大助力,小学体育互动教学的教学评价机制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进取心,使学生从小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小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多,教师可以在很多项目中建立比赛奖励机制,胜出者奖励。此外,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给予情感评价。
结束语
小学体育有效互动教学模式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正确模式,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其开展具有必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教学机构和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改善,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有效的体育互动教学机制,发挥互动教学的作用,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艳红.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
[2]马玉芳.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特点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1,22(6).
[3]刘星光.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新华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