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融合式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谯红梅
[导读] 文章从高中音乐专业视唱练耳的融合式教学中的各个融合对象入手,分别从学科内、学科外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融合式教学策略分析与探究。

        谯红梅
        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  

        摘要:文章从高中音乐专业视唱练耳的融合式教学中的各个融合对象入手,分别从学科内、学科外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融合式教学策略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音乐专业     视唱练耳     融合式教学策略
        引言:高中音乐专业教育是高中阶段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是以培养专业性音乐人才,向高等院校输送音乐专业型人才为目的的一种针对性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专业教学中,视唱练耳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技能课,其内容包括视唱与练耳两部分,通过“唱”与“听”,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和音乐感受力,积累学生对音乐的感性体验,为他们进入高校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音乐专业基础课,它将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同学们通过学习视唱练耳,能掌握音乐语言诸要素,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及理解能力。[1]
一、 视唱练耳与音乐专业内学科的融合,互融互通,促进发展
        本文谈到的音乐专业教学主要是指音乐高考学科: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声乐、钢琴、舞蹈等几大内容的教学,这也是目前大部分高中音乐专业班所开设的教学内容。在所有的专业学科里,视唱练耳作为基本技能和基础学科,与各个学科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一)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融合
        基本乐理同视唱练耳一样,同属于音乐学习的基本学科,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也是学习视唱练耳和其它技能学科的基础,它和视唱练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基本乐理重在解决学习音乐各个要素的基础理论问题,而视唱练耳则主要是通过对学生乐感和音乐各个要素能力方面的训练,通过“唱”、“听”结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能力,培养音乐素养。也就是说,乐理学科是解决音乐是什么、学什么的问题,而视唱练耳则是要解决怎么学、怎么提高学生音乐基本音乐素养的问题。
(二) 视唱练耳与声乐的融合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它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声乐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几种类型,通常是指美声唱法。[2]声乐教学是一门集艺术性、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
(三) 视唱练耳与钢琴的融合
        钢琴作为世界性的一种乐器,被誉为“乐器之王”,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钢琴作为一门国际性的乐器,越来越引起不少家长、老师们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得到普及和发展。在高中音乐专业教学中,钢琴属于一门基础技能型学科,在很多音乐艺术高校,钢琴都是艺术高考的必考内容,在有些艺术高校里,还把钢琴设为单独的专业,如钢琴、钢伴等专业。因此,钢琴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考进音乐院校的问题。
(四) 视唱练耳与舞蹈教学的结合
        舞蹈是一种是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和高难度的动作的表演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3] 舞蹈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一部分,在高中音乐专业教育中,舞蹈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学习的,但是它和音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舞蹈教学如果脱离音乐而教学,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和缺乏生命力。
二、 视唱练耳与音乐专业外学科的融合,彼此渗透,和谐发展
        在这里,本文所指的音乐专业外学科主要指的是除专业班专业课程以外的普通音乐学科——音乐鉴赏、歌唱、器乐等课程,以及与艺术相关的文化课程。这些学科的学习,与音乐专业的学习密切相关,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在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发展的今天,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打破常规,创新思维,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学科融合。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三、 视唱练耳与地方音乐文化的融合,促进融合,传承发扬
        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器乐、歌舞音乐、戏曲、曲艺和民间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汇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脉,理当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得到强化。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和艺术实践,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安岳地方文化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一部分,由于我们所面临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安岳本土孩子,他们对于本土文化、本土音乐更熟悉,如果教师把优秀的安岳地方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中音乐课堂,必能激发孩子们对安岳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当地方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中音乐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应用视唱练耳训练的方法,让孩子聆听、学唱、模仿节奏、感受音乐特征和地方音乐风格等,让他们在本土音乐文化中感受音乐的快乐,以此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进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视唱练耳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融合,实践检索,反思促进
        实践出真知,实践促发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是检验我们音乐教学的重要阵地。艺术源于实践,实践提高艺术。的确如此,对于音乐教学而言,音乐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得到提高,使老师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反思课堂,提高教学水平。不管是各种形式的展评活动、比赛活动、研学活动,还是教师们各种形式的赛课活动等,都会促进我们的音乐课堂越来越精彩和高效。
        在各种各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视唱练耳作为一种无形的杠杆,无时无刻不在衡量和检索着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效果,因为,音乐实践活动本就是我们视唱练耳训练的各个要素的完美融合。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融合得越好,实践活动的效果就会越好,反之就会越差。因此,将视唱练耳融合到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就能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作为一门基本的必备的学科,通过它与姊妹学科、文化学科、地方音乐文化、音乐实践活动等的深度融合,相互渗透,互促发展,促进高中教育教学的大发展,促进高中音乐文化的多元融合。由此可见,视唱练耳的融合式教学对于促进创新型、复合型的综合型人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势必更加重视总结和挖掘视唱练耳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合策略,促进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视唱练耳教学法.尹正文.西南示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 声乐. 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2020.02.22
        [3] 舞蹈. 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2020.0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