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王兴佳
[导读] 当今社会,我们对外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外语教学的漫长历史中,中外的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始终放在外语的认知过程和方法,鲜少有对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王兴佳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上肥镇学校  112300
        摘要:当今社会,我们对外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外语教学的漫长历史中,中外的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始终放在外语的认知过程和方法,鲜少有对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学习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它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发展。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对情感教育的研究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感教育;渗透
        引言
        小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情绪化特征。他们在学习中很容易发生情绪的变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的意识,通过不断鼓励,给予积极的肯定,让学生身心都能获得正面的教育,从而使他们在课堂上有更积极的表现。小学时期,学生对外界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在这时给予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显性情感教育因素
        教材是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三大教育要素。小学英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显性情感教育因素,进行细致的加工与优化,这样才可以在课堂教学上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英语知识,进而实现“以情育人,以情生情”的教育效果。首先在备课阶段,小学英语教师除了需要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及活动预设等外,同时还需要注意教材中蕴含情感的文字、图片等内容。换言之,需要发现教材中的“传情点”,进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当找到显性情感教育因素后,小学英语教师应将其与课堂活动结合起来,同时需要注意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的显性,即为了游戏而开展活动,失去了教育的意义。部分学生在进行游戏时,并没有掌握有效的英语基础知识,这样会降低传情的价值,同时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Warm-up模块内的Number-jump游戏,虽然此活动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但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会降低显性情感教育因素的价值。其次在课堂教学阶段,小学英语教师应善于利用自身的表情及语言魅力,为学生创设舒适的英语学习环境,传达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
        2氛围和谐,营养教学互动
        和谐的氛围能够使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意识,互动中学生能够摆脱心理压力,非常愉快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宽容学生的缺点,维护学生的尊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感受、情绪。学生得到尊重和认可,学习氛围才会和谐。例如,教学译林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3Myday学习时间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at seven,at six fifty。在学习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英语所表示的时间在钟表上准确画出来,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对于那些画得好的向同学展示,加以表扬,用榜样烘托学习氛围。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相互考一考:一个同学给出时间,另一同学读出其英语,并用这个“时间点”造个句子,如morning,7:30,In the morning,I go to school at seven thirty.然后轮换角色,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都想表现一下自己,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实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练习互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互动氛围和谐,反过来,和谐又营养了学习互动。教学氛围的和谐是营养教学互动的沃土,和谐氛围中的教学互动,教师的体验是“教学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学生的体验是“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如果老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那么,就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敬佩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良好的情绪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释放紧张感,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树立威信。对此,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备。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心理的变化。一次亲切的交流、一个诚恳的表情,都远比冷淡的言语来得有效。一旦教师在学生中建立了威信,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4创设趣味情境,满足学生情感态度发展需求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情感态度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环节,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需求,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通过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可知,他们在一堂课的时间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主要集中在课的开始阶段。因此可以在课堂教学后半段中设置趣味化的教育游戏,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大脑疲惫期。游戏情境设计时,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还需要具备趣味性与启发性。例如在课堂前部分,当教师讲解完基础知识点后,可将这些知识点通过设计关卡视频的模式,引导学生闯关,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可通过话剧的方式,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例如:当阶段性的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固定角色,让学生利用角色表达出自己学过的单词。在剧情展示时可以自由发挥,引导学生利用表情展示角色情感,通过此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到剧情展示中。学生在展示阶段,他们不仅会思考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还会锻炼自身各种器官,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5时机把握,触动学生心灵
        教师在课堂授课中要把握时机,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课堂中的某个元素、某句话、某个行为、某个契机都能成为情感教育的支点。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获得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珍惜粮食,体谅农民伯伯的不容易,还要懂得就餐礼仪,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和熏陶。在家里先让长辈入座,吃饭时不能吧嗒嘴,等老人动筷子后小孩再动筷子,夹菜不能乱搅,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送食物入口时,不能碰及邻座,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等等。在学校就餐要做到:有秩序地进入餐厅,坐在指定的座位上,要安静、文明进餐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结语
        情感是人类的情绪表达,教育教学是一项面向人的活动,所以,情感理论教学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是有切实意义的。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认知能力比较低下,而情感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不足,帮助学生树立小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接受力,推动学生树立良好英语学习的观念。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理论的应用目前已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相关教育教学的专家与学者要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对其进行积极科学的改革,最终促进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进程。
        参考文献
        [1]唐永玲.新课标下英语情感教育初探[J].基础教育与教学研究,2007(3).
        [2]徐红燕.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人文社科,2011(34).
        [3]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20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