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金小丹
[导读] 伴随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育改革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也开始不断增加,但其中有着不够规范的问题,

        金小丹
        (浙江省瑞安市飞云中心小学   浙江温州  325200)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育改革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也开始不断增加,但其中有着不够规范的问题,这时老师应从高效教学的角度着手,落实好相关的调整工作,提升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就小学时期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而言,就是为了增强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技术素养,达成学生本身思维方式的发展需求,强化其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实践教学期间,老师务必要落实好相应的思考和研究工作,确保教育所具有的针对性,持续优化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式,达成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改变教学观念,践行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就是老师讲述知识点,学生及其被动的听取与背诵这些知识点,基本上没有留给学生感受知识的机会,更不用说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了,通常只局限在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的方式去进行互动,让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较为枯燥,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难以获得提升。对于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而言,老师在教学期间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就显得尤为关键。为了尽快适应新时代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老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新课标的正确指引下,完善教学模式,转换师生角色。老师需要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引领与主导作用,借助老师合理化的指导,将课堂正式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变成课堂的主人,使得学生做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具有的自学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比如,在讲述《规则的图形》这个知识时,老师能够借助为学生讲述画图工具实际的使用方式,并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述进行联系,借助上机操作的示意图,更为形象化的呈现与实践操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的学会相应的使用方式与技巧。接着老师能够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要学生思考怎样构图,以及画图的步骤与技巧,这就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然后老师再借此开展后续的教学,就能让学生更好的开展教学,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二、整理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课标曾提出,要体现出当代教育资源所具有的优势,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热解决好课上教学时的重难点,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假如想要实现这部分教学目标,老师务必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进一步发挥出资源所具有的优势,以实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变成信息技术课上的主体,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讲述《图片的加工》这一课时,老师能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些贺卡,自己则准备几款软件,像是画图软件与写字板软件。在正式上课时,老师应先要求学生依据该堂课所学习的知识,借助画图与写字板这些软件来设计同时制作一张电子贺卡。贺卡主题自定,能是送给父母、老师、同学,甚至是自己,设计的形式也能够是多样化的,不要拘泥于某些形式,突显出主题,表意明确,结构合理,色彩均衡,图文并茂。学生借助自主设计或是小组合作设计,在计算机上制作出更多的电子贺卡。最后,老师再把所有学生的作品借助电子白板呈现出来,对于优质的作品需要进行鼓励,对于存在缺陷的作品应说出具体化的要求,使学生可以打开思路,进而能够运用不同软件资源来设计相应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散学生自身的思维,培育其小组合作研究的意识,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采取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当代社会,创新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之源,而小学生就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所以,培育学生自身创新精神就变得非常关键。信息技术老师在正式上课前需要落实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分析学生在认知上所存在的差异,开展分层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讲述“EXCEL”这个软件时,为了让课堂能够高效运行,应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一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老师只需要让学生能够简单的应用“EXCEL”这个软件;但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老师应要求学生在了解软件的基础上,可以应用这个软件展开简单的运算或是信息查找等;但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要求其自主学习该软件所包含的其他功能,像是怎样插入表格,怎样展开函数公式的计算等。借助分层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吃得饱”和“吃得好”相互兼顾,然后再借助以优带差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进而在真正意义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之,想要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让其未来更好的融入社会。老师需要创新已有的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优化教学环境,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技术与方式,逐渐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小学时期信息技术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响.论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才智,2018(21):123.
[2]徐志文.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8):114-115.
[3]李长宇.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8,(07):96-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