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琳
池州市第十一中学 安徽省 247000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上好生物实验课至关重要,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足够重视生物实验的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学科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新的学科,生物学科知识的实用性较强,和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增加生物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好奇心和热情,使学生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1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1.1教学理念滞后于时代发展
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大环境影响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一直在延续一套相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比如“师尊生卑”,认为教师一定比学生“尊贵”,学生应当无条件服从教师的安排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扼杀掉了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的发挥,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不敢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尝试,实验过程中畏首畏尾,只会按照教师的步骤“依样画葫芦”,不仅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会导致学生对生物实验学习兴趣的下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1.2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和低效
传统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一直有一套固定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教师现在课堂上教学理论知识,随后为学生演示一边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学生再按照教师的教学指导重复这个实验步骤,最后学生记住了、会做了,就算学习目标完成。但这样做有一个十分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失去了进行探索和发现的积极性,依样画葫芦很简单,但想要在实验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显得过于陈旧和低效了。
1.3教学最终目标始终不明确
当代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学习能力与想象力,引导学生逐渐进行更深入的实验探索与发现,从而完善学生的生物学习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但目前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目标仍然不够明确,一直在实践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徘徊,对实验教学的作用不够明确,对学生实验过程不够关注,无法保障学生是否真正通过实验收获了知识、掌握了知识等等,都是现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的表现。
1.4地域差异导致实验难以按教材要求开展
北师大版教材中要求开展的实验教学活动、建议活动、演示活动共计82个,教材设计不可能顾全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气候条件、办学条件、学生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差异,教师在组织实验活动中会遇到实验成本过高、实验材料难以获取、学生实验技术达不到要求等困难而导致实验无法正常开展。如在珠海就比较难找鼠妇这种实验材料。
2有效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究
2.1思想上足够重视实验的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副科,从学校的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都一致的认为初中生物是副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需要课下背背而已,实则不然,生物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仅仅依靠课下背背是不能学好生物的。生物教学缺乏思想的关注度,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和精力的投入。作为初中生物教师首先在思想上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更要重视生物实验的教学,在平时教学中要给学生渗透生物学科的重要性的思想,使学生能够重视生物的学习。思想上重视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生就会在生物的学习上付诸行动,思想指导行动,生物的学习才会有好转。这样学生设立了学好生物学科目标,然后在付出努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物的学习中,学生的生物成绩就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2.2巧设问题,利用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是生物实验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在根据观察到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归纳总结最后得到结论。可是在让学生观察时,教师要设置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样可以增加观察的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观察蚯蚓"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1)"我们容易在什么样地方发现蚯蚓?"(2)"蚯蚓所在地方是比较潮湿还是比较干燥?"(3)"蚯蚓怎样进行运动的?"(4)你能分清蚯蚓的头部和尾部吗?"(5)"蚯蚓钻过的地面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饶有兴趣去观察,思考,最后自己还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当学生发现自己可以独立的很好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问题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样对生物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樹立学习生物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
2.3创新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等新型的教学设施逐步进入了中小学校,给中小学的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为课堂教学形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利用多媒体可以播放教学视频、短片或者图片,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方便、快捷的进行课堂教学,很大的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比如在讲解"血液"时,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观察到的实验想象不明显,而且还需要较长时间才可以观察到。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验的结果和现象,这样就节省了时间,效果也非常明显。学生就非常清楚的看到了哪一层是血浆,哪一层是血细胞。使学生对实验现象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生物实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
2.4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认真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学习也是如此,尤其是实验教学,我们要给学生做好表率,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的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实事求是的记录数据,认真做好每一步,最大程度的呈现实验的最好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适当。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观察,就能达到观察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3结语
总之,灵活整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立足教材实验改进创新,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实验教学专业素养,深度挖掘实验教学的育人价值,鼓励学生反思、质疑、交流与创新,是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好平台,是学生发展科学思维的主阵地,是学生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新捷径,是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的奠基石,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莉芳.议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33).
[2]黄文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6).